□秦 鵬 張 勇
經典山陽
圖① 張萬。
圖② 張萬珍藏的照片和獎章。
今年是焦作煤礦工人反帝大罷工100周年,為采寫一篇反映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的稿件,筆者有幸采訪了焦作煤礦工人游擊隊幸存者之一——現年93歲的張萬老先生,通過他的經歷,回顧那段崢嶸歲月。
仲夏的上午,在中站區朱村街道梅苑社區張萬的家中,他的女兒張巖萍接待了我們。聽到我們的來意,她把我們領到了老人的臥室。室內溫暖而寧靜,臉龐消瘦的老人靜靜地靠在床頭,那雙布滿皺紋的手正輕輕摩挲著一枚金燦燦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通過老人的回憶和他女兒的講述,我們的思緒走進了多年前那段歲月……
烽火少年:戰火淬煉的初心
1943年,日寇的鐵蹄踐踏著豫北煤城焦作。一天,日本鬼子的魔爪伸到了龍洞鄉西張莊村,奪走了張萬家里賴以生存的毛驢和糧食,這讓本就苦難的家里雪上加霜。沒有了生活依靠,全家只能逃荒避難。五年逃荒,張萬的父親、母親和哥哥先后死在了路上。從此以后,張萬就將仇恨與信念一起刻進骨子:“一定要參加革命,為親人報仇。”
1948年,16歲的張萬遇到了時任焦作煤礦工人游擊隊指導員的賀大捷,他向賀大捷要求當兵。賀大捷望著瘦小的張萬連連搖頭,拍了拍張萬的小腦袋親切地說:“你實在太小了,等你長大些,再來參加革命,好嗎?”“不,我現在就要參加革命,我現在就要戰斗!”看著執拗的小張萬,賀大捷考慮再三,終于答應了。從此,張萬就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游擊隊員,戰友們也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小紅孩,好樣的!”
戰火青春:百煉成鋼的歲月
作為游擊隊中年齡最小的戰士,張萬的骨子里沒有一絲怯懦與稚氣。戰場上,擔任通信員的他穿梭在槍林彈雨中,臉龐上總是掛著與年齡不符的堅毅。一次次冒著槍林彈雨傳遞情報,一次次機警地躲過敵軍的巡邏,一次次將重要的情報成功傳遞……很快,張萬以他的智慧和勇敢讓自己由“新兵蛋”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兵”。
張萬不僅在戰場上學會了戰斗的本領,還在潛移默化中懂得了革命的真理。他與驍勇善戰的游擊隊員們并肩作戰,跟著舍身忘死的共產黨員奮勇殺敵。經過了戰爭的淬煉,張萬愈發感到,只有跟黨走才能得勝利,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1948年10月,焦作第二次解放后,焦作煤礦工人游擊隊奉上級命令調往地方參加生產。張萬也進入了焦作煤礦,后來到朱村礦成了一名運輸區工人。
煤礦老兵:穿越時空的敬禮
1949年,新中國成立,祖國的煤炭事業也進入了新紀元。張萬,這位從硝煙中走來的戰士在百米井下如魚得水,他把戰場殺敵的狠勁化作開采煤炭的動力,他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也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在煤礦生產中,他延續了戰場的拼勁,多次獲評先進,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1950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始終認為一線煤礦才是最需要力量的地方,曾多次拒絕提干晉升的機會,甘愿投身煤海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礦工人。他說:“我文化不高,但有一身力氣,煤礦就是我的陣地!”
從戰爭歲月到和平年代,張萬堅守著屬于自己的陣地,他一直教育兒女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張萬的影響下,他的兒孫中先后有多人走入軍營,延續著一個紅色家庭的家國情懷。
近一個世紀的時光悄然而逝。如今,近百歲高齡的張萬記憶模糊,無法開口說話,但他用熾熱的眼神無聲地訴說著戰火中的青春與過往。
溫暖的晨曦照進房間,張萬緩緩拿起自己16歲時與其他游擊隊員的一張珍貴合影照,指著右下角的那個少年,他女兒告訴我們那就是父親。我們看到,一滴渾濁的淚珠從老人的眼眶滑落,望著照片,他顫巍巍地抬起右手,向著照片中曾經的戰友,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圖① 張萬。
圖② 張萬珍藏的照片和獎章。
今年是焦作煤礦工人反帝大罷工100周年,為采寫一篇反映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的稿件,筆者有幸采訪了焦作煤礦工人游擊隊幸存者之一——現年93歲的張萬老先生,通過他的經歷,回顧那段崢嶸歲月。
仲夏的上午,在中站區朱村街道梅苑社區張萬的家中,他的女兒張巖萍接待了我們。聽到我們的來意,她把我們領到了老人的臥室。室內溫暖而寧靜,臉龐消瘦的老人靜靜地靠在床頭,那雙布滿皺紋的手正輕輕摩挲著一枚金燦燦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通過老人的回憶和他女兒的講述,我們的思緒走進了多年前那段歲月……
烽火少年:戰火淬煉的初心
1943年,日寇的鐵蹄踐踏著豫北煤城焦作。一天,日本鬼子的魔爪伸到了龍洞鄉西張莊村,奪走了張萬家里賴以生存的毛驢和糧食,這讓本就苦難的家里雪上加霜。沒有了生活依靠,全家只能逃荒避難。五年逃荒,張萬的父親、母親和哥哥先后死在了路上。從此以后,張萬就將仇恨與信念一起刻進骨子:“一定要參加革命,為親人報仇。”
1948年,16歲的張萬遇到了時任焦作煤礦工人游擊隊指導員的賀大捷,他向賀大捷要求當兵。賀大捷望著瘦小的張萬連連搖頭,拍了拍張萬的小腦袋親切地說:“你實在太小了,等你長大些,再來參加革命,好嗎?”“不,我現在就要參加革命,我現在就要戰斗!”看著執拗的小張萬,賀大捷考慮再三,終于答應了。從此,張萬就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游擊隊員,戰友們也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小紅孩,好樣的!”
戰火青春:百煉成鋼的歲月
作為游擊隊中年齡最小的戰士,張萬的骨子里沒有一絲怯懦與稚氣。戰場上,擔任通信員的他穿梭在槍林彈雨中,臉龐上總是掛著與年齡不符的堅毅。一次次冒著槍林彈雨傳遞情報,一次次機警地躲過敵軍的巡邏,一次次將重要的情報成功傳遞……很快,張萬以他的智慧和勇敢讓自己由“新兵蛋”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兵”。
張萬不僅在戰場上學會了戰斗的本領,還在潛移默化中懂得了革命的真理。他與驍勇善戰的游擊隊員們并肩作戰,跟著舍身忘死的共產黨員奮勇殺敵。經過了戰爭的淬煉,張萬愈發感到,只有跟黨走才能得勝利,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1948年10月,焦作第二次解放后,焦作煤礦工人游擊隊奉上級命令調往地方參加生產。張萬也進入了焦作煤礦,后來到朱村礦成了一名運輸區工人。
煤礦老兵:穿越時空的敬禮
1949年,新中國成立,祖國的煤炭事業也進入了新紀元。張萬,這位從硝煙中走來的戰士在百米井下如魚得水,他把戰場殺敵的狠勁化作開采煤炭的動力,他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也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在煤礦生產中,他延續了戰場的拼勁,多次獲評先進,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1950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始終認為一線煤礦才是最需要力量的地方,曾多次拒絕提干晉升的機會,甘愿投身煤海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礦工人。他說:“我文化不高,但有一身力氣,煤礦就是我的陣地!”
從戰爭歲月到和平年代,張萬堅守著屬于自己的陣地,他一直教育兒女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張萬的影響下,他的兒孫中先后有多人走入軍營,延續著一個紅色家庭的家國情懷。
近一個世紀的時光悄然而逝。如今,近百歲高齡的張萬記憶模糊,無法開口說話,但他用熾熱的眼神無聲地訴說著戰火中的青春與過往。
溫暖的晨曦照進房間,張萬緩緩拿起自己16歲時與其他游擊隊員的一張珍貴合影照,指著右下角的那個少年,他女兒告訴我們那就是父親。我們看到,一滴渾濁的淚珠從老人的眼眶滑落,望著照片,他顫巍巍地抬起右手,向著照片中曾經的戰友,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