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一位八路軍老戰士的回憶
□劉全恭
更新時間:2025/8/1 9:57:00    來源:焦作日報

  修武縣金嶺坡村的孫學義是我姑父,一位抗日老戰士。1924年3月生,1944年2月參加八路軍,194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機槍手、敢死隊隊長、輪戰隊隊長,修武縣四區武委會副主任、主任、區委委員等職。

  以下是我姑父孫學義的口述,由我和孫小萍整理成文。

  日本兵屠殺中國人

  報仇恨參加八路軍

  1942年,“滾年景”餓死人,我的父親孫兆德、母親李福蘭領著全家人到山西省沁水縣許家溝逃荒要飯。

  這年10月,日本鬼子從沁水縣界白嶺打過來,嶺上頭有個佛爺廟,老百姓紛紛向廟里逃去。父親帶領我們弟兄4人逃到佛爺廟,被日本人抓住,一條繩上綁了四五十個人。

  小鬼子把老百姓拉到一個水窖邊,用槍打死后就往水窖里扔,水窖都填滿了,我父親的尸首被撂在最上面。有人說:“那是隨妮(指舅父)他姐夫(指我父親)來。”隨后把父親的尸體弄到一個圪礫邊,草草掩埋。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們兄弟幾個為報仇雪恨,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八路軍。

  1944年2月,太行八分區7團(決七團)在修武金嶺坡一帶擴軍,農歷正月初十我報了名,在方莊鄉西澗村體檢,農歷正月十五被批準入伍。赤莊村的毛清尚、東小莊的趙尊來、黑巖村的王繼忠、小東村的林繼美、小東溝的侯金知、大堤河村的郝太彪等人也一同入伍。

  我參加決七團后,三弟學富參加了老二團(八分區2團),弟弟小五為太行軍區通訊排長,犧牲后被安葬在修武縣烈士陵園。

  打鬼子英勇無畏

  上戰場沖鋒在前

  參軍后,部隊在山西省陵川縣下川整休10多天,我被分到第7團1營1連3排1班,后到排里當機槍手。

  編入連隊后,部隊在山西省晉城縣柳樹口西河駐了幾天。4月,到晉城東山攻打日本炮樓。當時我們排犧牲一人。第二天晚上,攻打晉城。1連攻打東坡炮樓,當晚晉城被攻下。日軍撤退到高平河西炮樓,當時天還沒黑,鬼子用機槍掃射,我們排的馬排長和一名戰士犧牲。部隊買了老百姓的棺材,把馬排長他們安葬在河西東邊約兩公里的地方。當晚,部隊又派3個連隊去阻擊敵人,主力部隊攻打河西鬼子炮樓,打了一夜也沒有攻下來,部隊轉移到河西莊嶺一帶修整。

  第三天,7團奉命來到陵川縣奪火鄉廟洼村。在一個大廟里,團長在全團大會上戰斗動員:決七團開下山,先打小高、寧郭、大辛莊三個據點。頭一天,我們駐在金嶺坡村,第二天全團一早出發,夜間在方莊鄉西澗村住一夜,次日開到道清鐵路以南,在武陟一帶打游擊。白天,戰士們隱蔽睡覺,封鎖村莊,夜里過鐵路,穿越封鎖線,一夜之間端掉日偽軍守衛的小高、寧郭、大辛莊三個據點,掃清了前進障礙。端掉據點后,我們直取日軍炮樓。

  又一仗,我們連的任務是攻打博愛縣陽廟東地角炮樓。之前,我們先打博愛縣城敵人的增援。這一仗打得漂亮,我們俘虜敵人1個排,繳獲1挺機關槍和23支步槍,打了一夜,勝利歸來。

  攻打陽廟前,副連長帶兩個偵察兵,著便衣到陽廟村了解敵情。偵察歸來,半路上碰見連長,當即研究敵情,布置任務。我們的任務是把機關槍架在一棵彎脖子樹下,面朝北正對著東北角的炮樓。打到半夜連長犧牲了,副連長指揮全連繼續戰斗,一直打到天亮,還沒有攻下敵人的炮樓。敵情緊急,部隊轉移到縣城東城門下邊。團里古中參謀長傳達了團首長命令,進行戰斗動員。我參加了參謀長挑選的29個戰士組成的敢死隊。參謀長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敵人的炮樓,拿不下炮樓都不要回來。我們敢死隊在參謀長的率領下迂回到敵人后方,從玉米地里出其不意地沖上去和日本鬼子拼刺刀,過來一個挑死一個。我們一口氣用刺刀挑死27個鬼子,剩下1個。為了抓“舌頭”了解敵情,參謀長拼死摟住這個鬼子,在鬼子腿上打了一槍后將其活捉。戰斗結束,打掃戰場后,我們隨即又向東南方向轉移。

  還有一仗是部隊在溫縣黃莊附近與日偽軍遭遇。在稻地圪垯上,我們排31人犧牲了25人,回來6個戰士和我那挺機槍。轉移路上,我走在排長身后,發現排長背著帶血的干糧袋。我問排長“誰犧牲了”,排長說毛清尚。我當時就哭了。我們是一起參軍的老鄉,后來他的尸體也沒有找到。在這次戰斗中,老鄉林繼美也犧牲了。部隊急行軍30公里,一夜返回東西洞村,在那個村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們4時出發到博愛柏山村,拿下黃莊據點,29個日偽軍全部繳械投降。

  1945年8月,我參加了解放溫縣的戰斗。戰斗中,我頭部負傷昏迷不醒,擔架員把我抬到修武方莊鄉佐眼的一所醫院治療29天,1945年11月退伍返鄉,醫院給我開了三等乙級殘廢證明。

  退伍不褪色

  家鄉再立功

  1945年年底至1946年年初,八分區2團6連活動在大東村、金嶺坡一帶。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駐扎在金嶺坡附近,縣政委王一平,縣長張向毅,區長賈子玉,工作人員趙尊魁、戴宗宣、蘇敏、趙順等。金嶺坡村長崔榮先、農會主席崔其義,在縣區領導的支持下,在金嶺坡村組建了民兵隊,我任民兵隊長,王有義任副隊長。我們白天搞生產自救,晚上帶領民兵配合6連下山,在山門河、白草嶺一帶打擊蔣匪軍,天不亮就返回金嶺坡附近。這年冬天,在金嶺坡南邊小山坡上,趙尊魁介紹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其間,我帶領民兵積極配合6連參加多次戰斗,作戰勇敢,多次受到上級表揚。

  1946年10月,修武縣國民黨頑固派重兵進犯北山解放區。區領導鄧子英負責輪戰工作,我任輪戰隊隊長、區干隊長,配2個通信員、1個秘書。1946年春,我調任修武縣第四區武委會副主任,后任武委會主任、區委委員。

  當時,也是修武解放戰爭最困難的時期,絕大部分地區被國民黨軍隊占領,只有北部山區為我黨控制,敵人經常進山掃蕩。我區干隊參加了大小無數次戰斗,北部山區西自西(東)交口,東至岸上古洞窯,北到茶棚、龍門、東嶺后一帶,都是我們與國民黨的戰場。記憶較深的是在鳳凰寺小南坡伏擊戰和洼村南嶺、北地伏擊戰等。1946年,張洋芹任四區區干隊政委時,那日子就不是人過的。張洋芹居無定所,帶領區工隊轉戰在西村至方莊整個北部山區,我與周國明、王嘉敬、王振同、張玉頂常掩護區領導開展游擊戰。那時干部戰士親如兄弟,同生死共患難。洼、峪、圪料返,長嶺、返底、金嶺坡,石甕、龍門、東嶺后,一斗水都是我們戰斗的地方,處處有親如兄弟、情同父子的親人。當時民間流傳張洋芹周圍“前有文山,中有嘉敬,后有玉頂”,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工作情形,嘉敬是西大掌人王嘉敬,玉頂是西交口人張玉頂,文山則是我的小名。

  印象最深的是1947年5月的一次戰斗。山西陵川府城一兄弟連隊,被白嶺鄉、馬界鄉2個偽自衛團和國民黨軍1個營包圍在柿園村紅嶺,情況十分危急。我帶領百十號人的輪戰隊,2挺機關槍火速增援。經過激烈戰斗,我們成功掩護府城1連兄弟突圍,我方傷亡3人。為此,我立了大功,受到縣委表彰。在此期間,我因機智大膽、戰斗勇敢,先后榮立3次大功。

  在崔莊村召開的慶功會上,縣長李增榮在會上帶頭鼓掌,并大力表彰說:“四區孫學義同志仗打得好,打死敵人多,戰士損失少,同志們都應向他學習!”

  回憶參加革命工作以來,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為人們的幸福生活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無怨無悔,這也是我一生值得驕傲的事情。

  每當我想起這血與火的歷史,回憶起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友們,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牢記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跟著共產黨,為建設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一位八路軍老戰士的回憶
    □劉全恭
    2025/8/1 9:57:00    來源:焦作日報

      修武縣金嶺坡村的孫學義是我姑父,一位抗日老戰士。1924年3月生,1944年2月參加八路軍,194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機槍手、敢死隊隊長、輪戰隊隊長,修武縣四區武委會副主任、主任、區委委員等職。

      以下是我姑父孫學義的口述,由我和孫小萍整理成文。

      日本兵屠殺中國人

      報仇恨參加八路軍

      1942年,“滾年景”餓死人,我的父親孫兆德、母親李福蘭領著全家人到山西省沁水縣許家溝逃荒要飯。

      這年10月,日本鬼子從沁水縣界白嶺打過來,嶺上頭有個佛爺廟,老百姓紛紛向廟里逃去。父親帶領我們弟兄4人逃到佛爺廟,被日本人抓住,一條繩上綁了四五十個人。

      小鬼子把老百姓拉到一個水窖邊,用槍打死后就往水窖里扔,水窖都填滿了,我父親的尸首被撂在最上面。有人說:“那是隨妮(指舅父)他姐夫(指我父親)來。”隨后把父親的尸體弄到一個圪礫邊,草草掩埋。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們兄弟幾個為報仇雪恨,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八路軍。

      1944年2月,太行八分區7團(決七團)在修武金嶺坡一帶擴軍,農歷正月初十我報了名,在方莊鄉西澗村體檢,農歷正月十五被批準入伍。赤莊村的毛清尚、東小莊的趙尊來、黑巖村的王繼忠、小東村的林繼美、小東溝的侯金知、大堤河村的郝太彪等人也一同入伍。

      我參加決七團后,三弟學富參加了老二團(八分區2團),弟弟小五為太行軍區通訊排長,犧牲后被安葬在修武縣烈士陵園。

      打鬼子英勇無畏

      上戰場沖鋒在前

      參軍后,部隊在山西省陵川縣下川整休10多天,我被分到第7團1營1連3排1班,后到排里當機槍手。

      編入連隊后,部隊在山西省晉城縣柳樹口西河駐了幾天。4月,到晉城東山攻打日本炮樓。當時我們排犧牲一人。第二天晚上,攻打晉城。1連攻打東坡炮樓,當晚晉城被攻下。日軍撤退到高平河西炮樓,當時天還沒黑,鬼子用機槍掃射,我們排的馬排長和一名戰士犧牲。部隊買了老百姓的棺材,把馬排長他們安葬在河西東邊約兩公里的地方。當晚,部隊又派3個連隊去阻擊敵人,主力部隊攻打河西鬼子炮樓,打了一夜也沒有攻下來,部隊轉移到河西莊嶺一帶修整。

      第三天,7團奉命來到陵川縣奪火鄉廟洼村。在一個大廟里,團長在全團大會上戰斗動員:決七團開下山,先打小高、寧郭、大辛莊三個據點。頭一天,我們駐在金嶺坡村,第二天全團一早出發,夜間在方莊鄉西澗村住一夜,次日開到道清鐵路以南,在武陟一帶打游擊。白天,戰士們隱蔽睡覺,封鎖村莊,夜里過鐵路,穿越封鎖線,一夜之間端掉日偽軍守衛的小高、寧郭、大辛莊三個據點,掃清了前進障礙。端掉據點后,我們直取日軍炮樓。

      又一仗,我們連的任務是攻打博愛縣陽廟東地角炮樓。之前,我們先打博愛縣城敵人的增援。這一仗打得漂亮,我們俘虜敵人1個排,繳獲1挺機關槍和23支步槍,打了一夜,勝利歸來。

      攻打陽廟前,副連長帶兩個偵察兵,著便衣到陽廟村了解敵情。偵察歸來,半路上碰見連長,當即研究敵情,布置任務。我們的任務是把機關槍架在一棵彎脖子樹下,面朝北正對著東北角的炮樓。打到半夜連長犧牲了,副連長指揮全連繼續戰斗,一直打到天亮,還沒有攻下敵人的炮樓。敵情緊急,部隊轉移到縣城東城門下邊。團里古中參謀長傳達了團首長命令,進行戰斗動員。我參加了參謀長挑選的29個戰士組成的敢死隊。參謀長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敵人的炮樓,拿不下炮樓都不要回來。我們敢死隊在參謀長的率領下迂回到敵人后方,從玉米地里出其不意地沖上去和日本鬼子拼刺刀,過來一個挑死一個。我們一口氣用刺刀挑死27個鬼子,剩下1個。為了抓“舌頭”了解敵情,參謀長拼死摟住這個鬼子,在鬼子腿上打了一槍后將其活捉。戰斗結束,打掃戰場后,我們隨即又向東南方向轉移。

      還有一仗是部隊在溫縣黃莊附近與日偽軍遭遇。在稻地圪垯上,我們排31人犧牲了25人,回來6個戰士和我那挺機槍。轉移路上,我走在排長身后,發現排長背著帶血的干糧袋。我問排長“誰犧牲了”,排長說毛清尚。我當時就哭了。我們是一起參軍的老鄉,后來他的尸體也沒有找到。在這次戰斗中,老鄉林繼美也犧牲了。部隊急行軍30公里,一夜返回東西洞村,在那個村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們4時出發到博愛柏山村,拿下黃莊據點,29個日偽軍全部繳械投降。

      1945年8月,我參加了解放溫縣的戰斗。戰斗中,我頭部負傷昏迷不醒,擔架員把我抬到修武方莊鄉佐眼的一所醫院治療29天,1945年11月退伍返鄉,醫院給我開了三等乙級殘廢證明。

      退伍不褪色

      家鄉再立功

      1945年年底至1946年年初,八分區2團6連活動在大東村、金嶺坡一帶。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駐扎在金嶺坡附近,縣政委王一平,縣長張向毅,區長賈子玉,工作人員趙尊魁、戴宗宣、蘇敏、趙順等。金嶺坡村長崔榮先、農會主席崔其義,在縣區領導的支持下,在金嶺坡村組建了民兵隊,我任民兵隊長,王有義任副隊長。我們白天搞生產自救,晚上帶領民兵配合6連下山,在山門河、白草嶺一帶打擊蔣匪軍,天不亮就返回金嶺坡附近。這年冬天,在金嶺坡南邊小山坡上,趙尊魁介紹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其間,我帶領民兵積極配合6連參加多次戰斗,作戰勇敢,多次受到上級表揚。

      1946年10月,修武縣國民黨頑固派重兵進犯北山解放區。區領導鄧子英負責輪戰工作,我任輪戰隊隊長、區干隊長,配2個通信員、1個秘書。1946年春,我調任修武縣第四區武委會副主任,后任武委會主任、區委委員。

      當時,也是修武解放戰爭最困難的時期,絕大部分地區被國民黨軍隊占領,只有北部山區為我黨控制,敵人經常進山掃蕩。我區干隊參加了大小無數次戰斗,北部山區西自西(東)交口,東至岸上古洞窯,北到茶棚、龍門、東嶺后一帶,都是我們與國民黨的戰場。記憶較深的是在鳳凰寺小南坡伏擊戰和洼村南嶺、北地伏擊戰等。1946年,張洋芹任四區區干隊政委時,那日子就不是人過的。張洋芹居無定所,帶領區工隊轉戰在西村至方莊整個北部山區,我與周國明、王嘉敬、王振同、張玉頂常掩護區領導開展游擊戰。那時干部戰士親如兄弟,同生死共患難。洼、峪、圪料返,長嶺、返底、金嶺坡,石甕、龍門、東嶺后,一斗水都是我們戰斗的地方,處處有親如兄弟、情同父子的親人。當時民間流傳張洋芹周圍“前有文山,中有嘉敬,后有玉頂”,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工作情形,嘉敬是西大掌人王嘉敬,玉頂是西交口人張玉頂,文山則是我的小名。

      印象最深的是1947年5月的一次戰斗。山西陵川府城一兄弟連隊,被白嶺鄉、馬界鄉2個偽自衛團和國民黨軍1個營包圍在柿園村紅嶺,情況十分危急。我帶領百十號人的輪戰隊,2挺機關槍火速增援。經過激烈戰斗,我們成功掩護府城1連兄弟突圍,我方傷亡3人。為此,我立了大功,受到縣委表彰。在此期間,我因機智大膽、戰斗勇敢,先后榮立3次大功。

      在崔莊村召開的慶功會上,縣長李增榮在會上帶頭鼓掌,并大力表彰說:“四區孫學義同志仗打得好,打死敵人多,戰士損失少,同志們都應向他學習!”

      回憶參加革命工作以來,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為人們的幸福生活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無怨無悔,這也是我一生值得驕傲的事情。

      每當我想起這血與火的歷史,回憶起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友們,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牢記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跟著共產黨,為建設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編輯:陳婷 
     
    相關信息:
    軍隊打勝仗 人民是靠山
    市圖書館暑假人氣旺 一月接待讀者10.7萬人次
    盛世醇儒婁樞的不世之功
    敬村的故事
    同仇敵愾除惡魔戮力同心斬豺狼
    市文化館暑期公益少兒培訓班開課
    我市啟動紅色地名信息征集活動
    我市新增一座城市書房
    上半年,全市已累計放映公益電影六千余場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威远县| 平远县| 福建省| 天台县| 承德市| 隆昌县| 肃北| 舟曲县| 桐乡市| 积石山| 都匀市| 巢湖市| 穆棱市| 邢台市| 景德镇市| 丽水市| 兴业县| 开封市| 纳雍县| 洪洞县| 樟树市| 永吉县| 五指山市| 泗洪县| 遵义县| 姜堰市| 南郑县| 邹城市| 沙雅县| 绩溪县| 石楼县| 神木县| 隆化县| 古浪县| 沙坪坝区| 武鸣县| 潼关县| 黄龙县| 九台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