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收儲上新 賣糧安心——一碗糧里看“四向”系列報道④
更新時間:2025/8/1 10:22:45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李若凡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的“壓艙石”,河南在今年夏糧收購中肩負特殊使命——這是深化糧食購銷和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后的首次大考,也是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重啟后的關鍵實踐。

  從倉容分布不均的困局破解到智能系統的高效運轉,從跨省馳援的團結協作到科技賦能的質量管控,河南以“向市場要糧”的思路,既啃下了改革硬骨頭,又用科技提高了效率,更穩穩護住了農民的種糧收益。

  倉容破局:給糧食找好“家”

  “往年這個時候庫里的空倉充足,今年得拿著尺子量余位。”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調度員的話,道出了今年夏糧收購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事實上,河南已連續兩年承接國家增儲任務,政策性糧倉早已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今年夏糧集中上市,讓本就吃緊的倉容壓力進一步加大。當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重啟,倉容緊張的問題更為突出。

  破解困局的鑰匙,藏在市場化協作的密碼里。中儲糧各直屬企業迅速行動,一場倉容普查全面展開:從國有糧站的閑置庫房到民營企業的標準貨倉,從鄉鎮糧點的改造倉房再到面粉廠的糧倉,工作人員摸排每一處可用空間。

  7月30日,尉氏縣種糧大戶劉曉玉拉著30噸小麥到本縣庫點時,被告知倉容已滿,正犯愁時,工作人員已通過系統為她預約了25公里外的通許縣分庫。“以前得自己聯系糧庫,現在系統直接調度,實現了就近就便售糧。”她說。

  這種智慧調度,背后是實時數據的支撐。在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的指揮大屏上,倉容、人員、車輛流量動態更新,結合區域產量和各類市場收購主體布局,系統自動生成庫點啟動批次建議。“就像給糧食流通裝了導航,哪里有空位、哪里車流量大,一目了然。”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技提速:預約賣糧隨到隨卸

  “以前賣糧要提前去排隊。現在點開微信小程序,預約好時間,到點兒就能卸糧。”商水縣農民講述使用“中儲糧惠三農”平臺的體驗。

  變化背后,是科技對傳統流程的重構。在鄭州直屬庫的智能扦檢區,雷達掃描車輛信息的瞬間,機械臂已根據系統設定8~15個扦樣點開始作業。“您看,水分12.5%,容重788克/升,雜質0.8%。”庫管員指著電子屏對農戶說。很快,檢測結果發送到了農戶的手機上。

  “這比人工快了一倍還多!”該庫副總經理鄔冰表示,“不僅速度快,采樣誤差能控制在0.3%以內。”

  為了讓農戶適應新系統,工作人員想出不少辦法:在村頭大喇叭循環播報操作步驟,為種糧散戶開通“綠色通道”。“不著急,我來給你演示一下預約操作流程。”商丘直屬庫的“一對一”服務員,每天要重復上百遍這樣的指引。

  數據顯示,河南夏糧收購的預約率從初期的35%提升至目前的92%,平均排隊時間壓縮到12小時以內,部分庫點通過提前與預約人員溝通,確定具體時間區間,可以做到隨到隨卸。

  合力護航:跨省馳援暖心服務

  在周口直屬庫,一群操著南方口音的儲糧人成了大伙兒的好幫手。今年夏天,中儲糧系統123名跨省支援人員帶著設備和經驗奔赴河南,與本地員工組成“包縣包庫”小組,手把手教大家操作智能測溫儀等新設備。

  這種合力不僅體現在人力支援上。當部分庫點出現卸糧設備不足時,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協調調運20臺移動式卸糧機;當檢驗儀器需要校準,聯系計量部門組織“流動實驗室”上門服務;當資金結算遇到延遲,對接銀行開通“夏糧收購綠色通道”,確保糧款“日清日結”。

  在民權縣的收購點,為民服務站成了“暖心驛站”,有綠豆湯、藿香正氣水、充電插座,還有可供休息的椅子,剛賣完糧的農戶在這里歇腳,吃著工作人員遞來的西瓜解暑。

  智能監管:從“人找問題”到“問題找人”

  糧食收儲的最后一環,是如何守住“安全線”。鄭州直屬庫智慧監管中心的3D屏實時呈現“糧情地圖”,綠色、黃色、紅色光點分別代表糧情穩定、局部異常、需立即處置。

  這種“主動預警”的能力,源于一套融合了業務信息系統、智能化糧庫管控平臺和糧情檢測系統的集成化智慧體系。如9號倉,364個精準測溫點位的數據可通過三維可視化技術清晰呈現,就像給糧倉裝了“智能體溫計”。

  “以前得拿記錄本挨個倉房巡查,現在系統會主動‘喊’我們處理問題,異常數據觸發三級預警機制實現全流程可追溯。”該庫副總經理鄔冰說。

  “糧食儲備已進入智能化管理新階段。”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強調,目前河南智能監管系統已實現全覆蓋,糧情檢測準確率達99.8%。

  在河南,這場夏糧收購的實踐,早已超越了糧食歸倉的傳統概念。它以市場為紐帶,激活了“優質優價”的內生動力,引導農戶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以科技為支撐,重構了從田間到倉房的全流程效率體系,讓“數據跑路”替代了“農民跑腿”;以政策為保障,筑牢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思維。

  截至7月29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已收購最低收購價小麥超429萬噸,占全國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的74%。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收儲上新 賣糧安心——一碗糧里看“四向”系列報道④
2025/8/1 10:22:45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李若凡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的“壓艙石”,河南在今年夏糧收購中肩負特殊使命——這是深化糧食購銷和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后的首次大考,也是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重啟后的關鍵實踐。

  從倉容分布不均的困局破解到智能系統的高效運轉,從跨省馳援的團結協作到科技賦能的質量管控,河南以“向市場要糧”的思路,既啃下了改革硬骨頭,又用科技提高了效率,更穩穩護住了農民的種糧收益。

  倉容破局:給糧食找好“家”

  “往年這個時候庫里的空倉充足,今年得拿著尺子量余位。”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調度員的話,道出了今年夏糧收購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事實上,河南已連續兩年承接國家增儲任務,政策性糧倉早已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今年夏糧集中上市,讓本就吃緊的倉容壓力進一步加大。當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重啟,倉容緊張的問題更為突出。

  破解困局的鑰匙,藏在市場化協作的密碼里。中儲糧各直屬企業迅速行動,一場倉容普查全面展開:從國有糧站的閑置庫房到民營企業的標準貨倉,從鄉鎮糧點的改造倉房再到面粉廠的糧倉,工作人員摸排每一處可用空間。

  7月30日,尉氏縣種糧大戶劉曉玉拉著30噸小麥到本縣庫點時,被告知倉容已滿,正犯愁時,工作人員已通過系統為她預約了25公里外的通許縣分庫。“以前得自己聯系糧庫,現在系統直接調度,實現了就近就便售糧。”她說。

  這種智慧調度,背后是實時數據的支撐。在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的指揮大屏上,倉容、人員、車輛流量動態更新,結合區域產量和各類市場收購主體布局,系統自動生成庫點啟動批次建議。“就像給糧食流通裝了導航,哪里有空位、哪里車流量大,一目了然。”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技提速:預約賣糧隨到隨卸

  “以前賣糧要提前去排隊。現在點開微信小程序,預約好時間,到點兒就能卸糧。”商水縣農民講述使用“中儲糧惠三農”平臺的體驗。

  變化背后,是科技對傳統流程的重構。在鄭州直屬庫的智能扦檢區,雷達掃描車輛信息的瞬間,機械臂已根據系統設定8~15個扦樣點開始作業。“您看,水分12.5%,容重788克/升,雜質0.8%。”庫管員指著電子屏對農戶說。很快,檢測結果發送到了農戶的手機上。

  “這比人工快了一倍還多!”該庫副總經理鄔冰表示,“不僅速度快,采樣誤差能控制在0.3%以內。”

  為了讓農戶適應新系統,工作人員想出不少辦法:在村頭大喇叭循環播報操作步驟,為種糧散戶開通“綠色通道”。“不著急,我來給你演示一下預約操作流程。”商丘直屬庫的“一對一”服務員,每天要重復上百遍這樣的指引。

  數據顯示,河南夏糧收購的預約率從初期的35%提升至目前的92%,平均排隊時間壓縮到12小時以內,部分庫點通過提前與預約人員溝通,確定具體時間區間,可以做到隨到隨卸。

  合力護航:跨省馳援暖心服務

  在周口直屬庫,一群操著南方口音的儲糧人成了大伙兒的好幫手。今年夏天,中儲糧系統123名跨省支援人員帶著設備和經驗奔赴河南,與本地員工組成“包縣包庫”小組,手把手教大家操作智能測溫儀等新設備。

  這種合力不僅體現在人力支援上。當部分庫點出現卸糧設備不足時,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協調調運20臺移動式卸糧機;當檢驗儀器需要校準,聯系計量部門組織“流動實驗室”上門服務;當資金結算遇到延遲,對接銀行開通“夏糧收購綠色通道”,確保糧款“日清日結”。

  在民權縣的收購點,為民服務站成了“暖心驛站”,有綠豆湯、藿香正氣水、充電插座,還有可供休息的椅子,剛賣完糧的農戶在這里歇腳,吃著工作人員遞來的西瓜解暑。

  智能監管:從“人找問題”到“問題找人”

  糧食收儲的最后一環,是如何守住“安全線”。鄭州直屬庫智慧監管中心的3D屏實時呈現“糧情地圖”,綠色、黃色、紅色光點分別代表糧情穩定、局部異常、需立即處置。

  這種“主動預警”的能力,源于一套融合了業務信息系統、智能化糧庫管控平臺和糧情檢測系統的集成化智慧體系。如9號倉,364個精準測溫點位的數據可通過三維可視化技術清晰呈現,就像給糧倉裝了“智能體溫計”。

  “以前得拿記錄本挨個倉房巡查,現在系統會主動‘喊’我們處理問題,異常數據觸發三級預警機制實現全流程可追溯。”該庫副總經理鄔冰說。

  “糧食儲備已進入智能化管理新階段。”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強調,目前河南智能監管系統已實現全覆蓋,糧情檢測準確率達99.8%。

  在河南,這場夏糧收購的實踐,早已超越了糧食歸倉的傳統概念。它以市場為紐帶,激活了“優質優價”的內生動力,引導農戶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以科技為支撐,重構了從田間到倉房的全流程效率體系,讓“數據跑路”替代了“農民跑腿”;以政策為保障,筑牢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思維。

  截至7月29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已收購最低收購價小麥超429萬噸,占全國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的74%。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随州市| 东城区| 巴彦淖尔市| 安西县| 佛学| 龙泉市| 富源县| 宜君县| 涿州市| 宜州市| 伊春市| 江华| 大足县| 崇仁县| 黄龙县| 阳泉市| 南溪县| 阿勒泰市| 吴桥县| 肥东县| 丹巴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西昌市| 四会市| 松桃| 繁昌县| 漾濞| 北海市| 旅游| 乐亭县| 乌鲁木齐县| 红原县| 玉环县| 昂仁县| 磐安县| 贺兰县| 九龙坡区| 南通市| 新津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