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7月31日,隨著最后一片橋面板吊裝完成,由中鐵四局承建的世界首座地錨式回轉纜懸索橋、河南省最大跨徑橋梁——濟(源)新(安)黃河大橋實現全橋貫通,為下一步大橋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濟新高速公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濟新黃河大橋全長1688.5米,其中主跨555米,位于黃河小浪底風景區內,穿越王屋山 - 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地形地貌復雜,環保要求極高。為了將大橋對黃河崖壁及水域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建設團隊最終創新性提出了獨塔地錨式回轉纜懸索橋的方案,突破了傳統懸索橋設計理念,通過單塔支撐與地錨式構造的有機結合,有效提升了橋梁跨越能力和結構穩定性。經測算,與傳統橋型相比,濟新黃河大橋新橋型可有效減少土石方開挖、節約鋼材、縮短工期,不但極大地保護了小浪底風景區的生態環境,也更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了解,濟新高速公路全長47.961公里,起于豫西北的濟源市邵原鎮,接菏寶高速公路,向南跨越黃河,止于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與連霍、新伊高速相接,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目前,項目整體施工進度逾九成。 預計今年年底全線具備通車條件,屆時黃河兩岸通行時間將從兩小時縮短至二十分鐘。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7月31日,隨著最后一片橋面板吊裝完成,由中鐵四局承建的世界首座地錨式回轉纜懸索橋、河南省最大跨徑橋梁——濟(源)新(安)黃河大橋實現全橋貫通,為下一步大橋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濟新高速公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濟新黃河大橋全長1688.5米,其中主跨555米,位于黃河小浪底風景區內,穿越王屋山 - 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地形地貌復雜,環保要求極高。為了將大橋對黃河崖壁及水域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建設團隊最終創新性提出了獨塔地錨式回轉纜懸索橋的方案,突破了傳統懸索橋設計理念,通過單塔支撐與地錨式構造的有機結合,有效提升了橋梁跨越能力和結構穩定性。經測算,與傳統橋型相比,濟新黃河大橋新橋型可有效減少土石方開挖、節約鋼材、縮短工期,不但極大地保護了小浪底風景區的生態環境,也更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了解,濟新高速公路全長47.961公里,起于豫西北的濟源市邵原鎮,接菏寶高速公路,向南跨越黃河,止于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與連霍、新伊高速相接,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目前,項目整體施工進度逾九成。 預計今年年底全線具備通車條件,屆時黃河兩岸通行時間將從兩小時縮短至二十分鐘。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