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100歲的“雙槍滕黑子”:“祖國需要隨叫隨到”
更新時間:2025/5/14 9:14:05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濟南5月13日電 題:100歲的“雙槍滕黑子”:“祖國需要隨叫隨到”

  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的抗戰老兵滕西遠因英勇殺敵,上級先后獎勵他兩把槍,并為他發放持槍證。

  今年100歲的滕西遠走路無需依賴拐棍,讀書看報也不用佩戴老花鏡。他拿出一個馬扎讓記者坐下,又從茶幾上挑了一塊糖給記者,“這塊好吃。”

  馬扎和糖都是專門給晚輩準備的,平日里常有師生登門拜訪。滕西遠老人說,他喜歡請孩子們吃糖,更喜歡看到孩子們的笑容。

  幾句家常打開了老人的話匣子。1938年,山東多個地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當年,滕西遠成為萊東縣大隊的一員,因又黑又瘦,大伙都叫他“滕黑子”。

  抗日戰爭時期,滕西遠帶領戰友沖鋒陷陣,手刃敵人,廖容標同志獎勵給他一把駁殼槍。解放戰爭時期,滕西遠在查哨時發現敵人躲在山溝里,他巧妙地給部隊報信,部隊及時趕到并俘虜了敵人兩個加強營,粟裕同志為表彰他的英勇表現,獎勵給他第二把駁殼槍。“從那之后,戰友們改叫我‘雙槍滕黑子’了。”他說。

  戰場上,這兩把槍激勵著他英勇殺敵,也保護著他的生命。“好多戰友都犧牲了,我能活下來很不容易。我先后受過5次傷,臉上留了個疤。老了還是有好處的,疤都淡了。”記者先是被他的話逗笑,然后陷入沉思。

  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姓名,滕西遠“知音不知字”,不少作戰地點的村名、山名已發生變更,難以考證。對此,記者寫稿時略感遺憾,但記憶的模糊無法淡化故事的動人和情感的濃度。

  2024年,滕西遠將其中一把槍捐贈給軍區。另一把槍,被滕西遠用紅布里三層外三層包著,珍藏在家中木箱里。

  他的妻子王鳳香今年88歲,由于怕他在講述時情緒波動大,影響身體,一直默默守在一旁,一察覺到“不對勁”就端著保溫杯走來,提醒他喝水,或者整理下他的靠背。有幾次,滕西遠試圖“重啟”話題,王鳳香都主動接過話茬。

  “我替他說。”她帶著笑意沖記者眨眨眼。

  在王鳳香眼中,“記性很好”的老兵,是個“記性很差”的老伴兒。1963年滕西遠從部隊轉業到地方,1990年離休。這幾年,滕西遠在家門口的小院種上了菜,但施沒施肥、澆沒澆水他總是記不清,后來,連種的什么菜也忘了。“生日也忘了,哪年結的婚也忘了,唯獨戰場上的事忘不了。”她說。

  滕西遠兩口子有個忘年交。為了記錄老兵的晚年生活,今年26歲的山東省攝影家協會成員史云鵬連續3年免費登門拍照。史云鵬拍下了滕西遠的手槍、軍裝、徽章、獎狀,也記錄著老兩口牽手趕集的溫暖場景……

  “我從小聽姥爺講軍人的故事長大,一直想為軍人做點什么,攝影是我能力范圍內表達敬意的方式。”史云鵬說。史云鵬定期會將照片洗好,送到滕西遠家里。

  赫赫榮譽,滕西遠在采訪時輕描淡寫。他的檔案中記載:曾在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23個戰役中浴血殺敵。榮立三個一等功、兩個二等功、三個三等功。

  錚錚誓言,他說了一遍又一遍:“祖國如果有需要,我隨叫隨到。”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100歲的“雙槍滕黑子”:“祖國需要隨叫隨到”
    2025/5/14 9:14:05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濟南5月13日電 題:100歲的“雙槍滕黑子”:“祖國需要隨叫隨到”

      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的抗戰老兵滕西遠因英勇殺敵,上級先后獎勵他兩把槍,并為他發放持槍證。

      今年100歲的滕西遠走路無需依賴拐棍,讀書看報也不用佩戴老花鏡。他拿出一個馬扎讓記者坐下,又從茶幾上挑了一塊糖給記者,“這塊好吃。”

      馬扎和糖都是專門給晚輩準備的,平日里常有師生登門拜訪。滕西遠老人說,他喜歡請孩子們吃糖,更喜歡看到孩子們的笑容。

      幾句家常打開了老人的話匣子。1938年,山東多個地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當年,滕西遠成為萊東縣大隊的一員,因又黑又瘦,大伙都叫他“滕黑子”。

      抗日戰爭時期,滕西遠帶領戰友沖鋒陷陣,手刃敵人,廖容標同志獎勵給他一把駁殼槍。解放戰爭時期,滕西遠在查哨時發現敵人躲在山溝里,他巧妙地給部隊報信,部隊及時趕到并俘虜了敵人兩個加強營,粟裕同志為表彰他的英勇表現,獎勵給他第二把駁殼槍。“從那之后,戰友們改叫我‘雙槍滕黑子’了。”他說。

      戰場上,這兩把槍激勵著他英勇殺敵,也保護著他的生命。“好多戰友都犧牲了,我能活下來很不容易。我先后受過5次傷,臉上留了個疤。老了還是有好處的,疤都淡了。”記者先是被他的話逗笑,然后陷入沉思。

      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姓名,滕西遠“知音不知字”,不少作戰地點的村名、山名已發生變更,難以考證。對此,記者寫稿時略感遺憾,但記憶的模糊無法淡化故事的動人和情感的濃度。

      2024年,滕西遠將其中一把槍捐贈給軍區。另一把槍,被滕西遠用紅布里三層外三層包著,珍藏在家中木箱里。

      他的妻子王鳳香今年88歲,由于怕他在講述時情緒波動大,影響身體,一直默默守在一旁,一察覺到“不對勁”就端著保溫杯走來,提醒他喝水,或者整理下他的靠背。有幾次,滕西遠試圖“重啟”話題,王鳳香都主動接過話茬。

      “我替他說。”她帶著笑意沖記者眨眨眼。

      在王鳳香眼中,“記性很好”的老兵,是個“記性很差”的老伴兒。1963年滕西遠從部隊轉業到地方,1990年離休。這幾年,滕西遠在家門口的小院種上了菜,但施沒施肥、澆沒澆水他總是記不清,后來,連種的什么菜也忘了。“生日也忘了,哪年結的婚也忘了,唯獨戰場上的事忘不了。”她說。

      滕西遠兩口子有個忘年交。為了記錄老兵的晚年生活,今年26歲的山東省攝影家協會成員史云鵬連續3年免費登門拍照。史云鵬拍下了滕西遠的手槍、軍裝、徽章、獎狀,也記錄著老兩口牽手趕集的溫暖場景……

      “我從小聽姥爺講軍人的故事長大,一直想為軍人做點什么,攝影是我能力范圍內表達敬意的方式。”史云鵬說。史云鵬定期會將照片洗好,送到滕西遠家里。

      赫赫榮譽,滕西遠在采訪時輕描淡寫。他的檔案中記載:曾在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23個戰役中浴血殺敵。榮立三個一等功、兩個二等功、三個三等功。

      錚錚誓言,他說了一遍又一遍:“祖國如果有需要,我隨叫隨到。”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南平市| 江都市| 灵川县| 洛宁县| 贵德县| 始兴县| 山阳县| 娱乐| 西宁市| 大安市| 龙泉市| 西藏| 海南省| 广丰县| 乌审旗| 游戏| 宜宾市| 民勤县| 平果县| 舒兰市| 大渡口区| 常山县| 冷水江市| 连山| 鄯善县| 定南县| 龙州县| 林州市| 清徐县| 大宁县| 大关县| 青川县| 上饶市| 毕节市| 兴隆县| 扎兰屯市| 洪洞县| 阿城市| 台州市|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