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記者從5月13日上午舉行的美好生活提質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人社部門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并舉,政策支持與服務保障并重,普遍服務與重點幫扶并行,以實名幫扶為基礎,強化措施,確保工作不斷檔、服務不斷線,力爭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今年年底前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強化實名服務。指導各縣(市、區)人社部門普遍發出致畢業生公開信,集中亮出線上線下求職途徑、招聘平臺、服務機構目錄和政策服務清單。加快與教育部門信息銜接,建立實名臺賬,開展“1131”實名服務,即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和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
強化崗位開發。推出“直補快辦”“政策計算器”等服務方式,集中兌現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等政策,激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企業吸納畢業生。組織政策性招募,全市計劃拿出1405個機關和事業單位編制崗位用于招錄高校畢業生。圍繞“3+13+N”產業鏈和“三十工程”等重點企業,開展就業見習募集計劃,全年計劃募集崗位不少于4000個,組織見習崗位不少于1200個。
強化服務保障。密集舉辦百日千萬招聘、城市聯合招聘等活動,確保周周有招聘、月月有專場。打造招聘活動品牌,以“全國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為主,打造“‘就’在焦作、‘職’等你來”校園招聘品牌;抓住畢業生暑假返鄉時機,聯合各縣(市、區)舉辦巡回招聘會,打造“活力青春、牽手‘位’來”返鄉就業品牌。
強化困難幫扶。聚焦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畢業生及求職補貼發放對象,實施“一人一策”,組織結對幫扶,優先提供穩定性強的就業崗位,幫助其實現就業。聚焦長期未就業青年,用好家門口服務站、“15分鐘服務圈”,組織實踐引導活動,激發就業內生動力。
強化權益維護。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嚴厲查處虛假招聘、電信詐騙、“培訓貸”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糾正各類就業歧視和不合理限制,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布黑中介、傳銷等招聘求職陷阱提示,增強畢業生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記者朱曉琳)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仝偉平 |
編 輯:李潤生 |
校 對:謝欣汝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記者從5月13日上午舉行的美好生活提質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人社部門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并舉,政策支持與服務保障并重,普遍服務與重點幫扶并行,以實名幫扶為基礎,強化措施,確保工作不斷檔、服務不斷線,力爭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今年年底前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強化實名服務。指導各縣(市、區)人社部門普遍發出致畢業生公開信,集中亮出線上線下求職途徑、招聘平臺、服務機構目錄和政策服務清單。加快與教育部門信息銜接,建立實名臺賬,開展“1131”實名服務,即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和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
強化崗位開發。推出“直補快辦”“政策計算器”等服務方式,集中兌現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等政策,激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企業吸納畢業生。組織政策性招募,全市計劃拿出1405個機關和事業單位編制崗位用于招錄高校畢業生。圍繞“3+13+N”產業鏈和“三十工程”等重點企業,開展就業見習募集計劃,全年計劃募集崗位不少于4000個,組織見習崗位不少于1200個。
強化服務保障。密集舉辦百日千萬招聘、城市聯合招聘等活動,確保周周有招聘、月月有專場。打造招聘活動品牌,以“全國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為主,打造“‘就’在焦作、‘職’等你來”校園招聘品牌;抓住畢業生暑假返鄉時機,聯合各縣(市、區)舉辦巡回招聘會,打造“活力青春、牽手‘位’來”返鄉就業品牌。
強化困難幫扶。聚焦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畢業生及求職補貼發放對象,實施“一人一策”,組織結對幫扶,優先提供穩定性強的就業崗位,幫助其實現就業。聚焦長期未就業青年,用好家門口服務站、“15分鐘服務圈”,組織實踐引導活動,激發就業內生動力。
強化權益維護。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嚴厲查處虛假招聘、電信詐騙、“培訓貸”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糾正各類就業歧視和不合理限制,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布黑中介、傳銷等招聘求職陷阱提示,增強畢業生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記者朱曉琳)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仝偉平 |
編 輯:李潤生 |
校 對:謝欣汝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