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5年專題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正文

2025年專題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白求恩:跨越山海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
更新時間:2025/7/31 11:12:04    來源:新華社

  盛夏時節,太行山草木蔥蘢,生機盎然。在位于河北省淶源縣王安鎮銀山口村的白求恩戰地手術室展館,上百名中小學生正在開展研學活動,通過參觀舊址、文物和史料等,直觀感受白求恩當年如何在抗日前線救治傷員。

  “孩子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應該知道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銀山口村黨支部書記劉軍堂說,一些學生經過培訓后擔任起講解員,完成了從“聽眾”到“傳播者”的角色轉變。

  在白求恩戰地手術室展館的旁邊,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廟被保護得很好,這里便是白求恩當年救治傷員的戰地手術室舊址之一。

  1938年,華北地區抗戰形勢十分嚴峻。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處于敵后抗戰前沿,戰事頻繁。當時八路軍武器裝備落后,醫療條件匱乏,許多傷員得不到及時救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白求恩跨越山海來到中國幫助抗戰。

  白求恩,全名為亨利·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專家。1938年1月,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他率加美援華醫療隊輾轉到達延安,并提出要到抗日前線去。同年6月,白求恩到達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并擔任軍區衛生顧問,創造性地提出“把手術臺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

  白求恩的到來,對缺醫少藥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在晉察冀軍區后方醫院,他一個月內為147名傷員做了手術;在廣靈公路伏擊戰中,他連續工作40個小時,為傷員做手術71例;在冀中抗日前線,他4個月行程750余公里,進行戰地手術315次……他還及時總結戰傷治療經驗,編寫了與抗戰實踐相結合的醫學專著,迅速提高了八路軍醫務人員的戰地救護水平。

  1939年10月,日軍對北岳區抗日根據地發動冬季“大掃蕩”。白求恩毅然推遲了回國的行期,堅守在戰斗一線救治傷員。

  這一次,白求恩把手術臺設在了淶源縣王安鎮孫家莊(現屬銀山口村)小廟。“當時選擇這個小廟,一是因為離前線近,便于救治傷員;二是小廟在村外而不是村里,避免村民遭敵人報復。”淶源縣黨史研究室編輯部主編姚金山說。

  戰況激烈,王安鎮據點的日軍向孫家莊趕來,在越來越激烈的槍聲中,白求恩堅持為最后一名傷員做完手術才撤離。

  不幸的是,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他的手指不小心被劃傷,傷口在后來的救治工作中受到了致命感染。1939年11月12日,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聽到這個消息,唐縣人民既震驚又痛惜。因為就在當年6月底,從冀中前線完成巡回醫療任務的白求恩率醫療隊來到唐縣。當時,他因腳部感染,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駐地——唐縣軍城鎮和家莊(今和家莊村)休養。

  “這里就是白求恩當年居住的地方。”和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建科指著村里一處舊居說,“當年白求恩就是在這里,編寫醫學教材、制作醫療器械、給鄉親們看病。”

  如今,在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中,一張張珍貴照片、一件件實物展品,向來訪者展示那段難忘的歷史。近年來,紀念館通過舉辦專題展覽、開展研學活動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白求恩的故事,感受他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們要讓白求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持續滋養一代又一代人。”唐縣老區建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郭寶倉說。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白求恩:跨越山海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
    2025/7/31 11:12:04    來源:新華社

      盛夏時節,太行山草木蔥蘢,生機盎然。在位于河北省淶源縣王安鎮銀山口村的白求恩戰地手術室展館,上百名中小學生正在開展研學活動,通過參觀舊址、文物和史料等,直觀感受白求恩當年如何在抗日前線救治傷員。

      “孩子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應該知道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銀山口村黨支部書記劉軍堂說,一些學生經過培訓后擔任起講解員,完成了從“聽眾”到“傳播者”的角色轉變。

      在白求恩戰地手術室展館的旁邊,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廟被保護得很好,這里便是白求恩當年救治傷員的戰地手術室舊址之一。

      1938年,華北地區抗戰形勢十分嚴峻。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處于敵后抗戰前沿,戰事頻繁。當時八路軍武器裝備落后,醫療條件匱乏,許多傷員得不到及時救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白求恩跨越山海來到中國幫助抗戰。

      白求恩,全名為亨利·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專家。1938年1月,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他率加美援華醫療隊輾轉到達延安,并提出要到抗日前線去。同年6月,白求恩到達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并擔任軍區衛生顧問,創造性地提出“把手術臺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

      白求恩的到來,對缺醫少藥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在晉察冀軍區后方醫院,他一個月內為147名傷員做了手術;在廣靈公路伏擊戰中,他連續工作40個小時,為傷員做手術71例;在冀中抗日前線,他4個月行程750余公里,進行戰地手術315次……他還及時總結戰傷治療經驗,編寫了與抗戰實踐相結合的醫學專著,迅速提高了八路軍醫務人員的戰地救護水平。

      1939年10月,日軍對北岳區抗日根據地發動冬季“大掃蕩”。白求恩毅然推遲了回國的行期,堅守在戰斗一線救治傷員。

      這一次,白求恩把手術臺設在了淶源縣王安鎮孫家莊(現屬銀山口村)小廟。“當時選擇這個小廟,一是因為離前線近,便于救治傷員;二是小廟在村外而不是村里,避免村民遭敵人報復。”淶源縣黨史研究室編輯部主編姚金山說。

      戰況激烈,王安鎮據點的日軍向孫家莊趕來,在越來越激烈的槍聲中,白求恩堅持為最后一名傷員做完手術才撤離。

      不幸的是,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他的手指不小心被劃傷,傷口在后來的救治工作中受到了致命感染。1939年11月12日,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聽到這個消息,唐縣人民既震驚又痛惜。因為就在當年6月底,從冀中前線完成巡回醫療任務的白求恩率醫療隊來到唐縣。當時,他因腳部感染,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駐地——唐縣軍城鎮和家莊(今和家莊村)休養。

      “這里就是白求恩當年居住的地方。”和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建科指著村里一處舊居說,“當年白求恩就是在這里,編寫醫學教材、制作醫療器械、給鄉親們看病。”

      如今,在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中,一張張珍貴照片、一件件實物展品,向來訪者展示那段難忘的歷史。近年來,紀念館通過舉辦專題展覽、開展研學活動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白求恩的故事,感受他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們要讓白求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持續滋養一代又一代人。”唐縣老區建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郭寶倉說。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平远县| 龙口市| 元阳县| 景德镇市| 工布江达县| 陆良县| 郧西县| 福海县| 弥勒县| 泸西县| 进贤县| 通州区| 新晃| 行唐县| 葵青区| 天柱县| 定襄县| 武定县| 漳平市| 白沙| 长岭县| 托克逊县| 武宁县| 衡阳市| 美姑县| 九江市| 巴林右旗| 南皮县| 宝清县| 林西县| 鱼台县| 株洲市| 府谷县| 汽车| 城固县| 达尔| 梁平县| 麟游县| 措勤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