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庭院內更是綠植環繞、花香四溢;合作社內,工人們有序作業,大家配合默契,每個工序都一絲不茍;整潔明亮的文化活動室內,有不少村民在下棋、打牌,其樂融融……7月份以來,記者到馬村區待王街道所轄村莊采訪,只見一個個生動畫面匯成了一幅鄉村振興好圖景。
今年年初以來,待王街道堅持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持之以恒做好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基層治理三篇文章,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該街道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大掃除、大清理活動,對各村衛生死角的垃圾進行全面清運;引導群眾實施垃圾分類、定點投放,長效保持治理效果;組織專業隊伍,對村內外排水溝渠進行疏通;組織農村公益崗、保潔人員等加大村內道路清掃保潔力度;開展“五美庭院”“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通過評比先進,帶動廣大群眾共同清潔村居環境,進一步擦亮生態宜居底色。
鄉村不僅要宜居,還要宜業。小莊村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致富路,發展手工業產業,打造“奶奶作坊”鄉村品牌,為村民提供崗位60余個,工人人均月增收2400余元,村集體年增收12萬元至16萬元。小王村通過清理盤活閑置資源,大力發展倉儲業,解決40余名村民就業問題,去年帶動群眾增收200余萬元、村集體增收15.6萬元。
鄉村美,不僅美在環境,更美在村風、民風。該街道不斷完善村級組織議事規則,全面加強對共青團、婦聯及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組織的領導;切實發揮老干部、老黨員、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五老”作用,化解矛盾糾紛,和諧鄰里關系;依托黨員遠程教育、鄉村振興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載體,組織黨員、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普法教育,宣傳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
“宜居、宜業、和美”代表的是鄉村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待王街道將錨定這一目標,不斷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鄉土文化為魂,構筑善治和諧新農村。
(記者劉旭)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庭院內更是綠植環繞、花香四溢;合作社內,工人們有序作業,大家配合默契,每個工序都一絲不茍;整潔明亮的文化活動室內,有不少村民在下棋、打牌,其樂融融……7月份以來,記者到馬村區待王街道所轄村莊采訪,只見一個個生動畫面匯成了一幅鄉村振興好圖景。
今年年初以來,待王街道堅持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持之以恒做好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基層治理三篇文章,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該街道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大掃除、大清理活動,對各村衛生死角的垃圾進行全面清運;引導群眾實施垃圾分類、定點投放,長效保持治理效果;組織專業隊伍,對村內外排水溝渠進行疏通;組織農村公益崗、保潔人員等加大村內道路清掃保潔力度;開展“五美庭院”“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通過評比先進,帶動廣大群眾共同清潔村居環境,進一步擦亮生態宜居底色。
鄉村不僅要宜居,還要宜業。小莊村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致富路,發展手工業產業,打造“奶奶作坊”鄉村品牌,為村民提供崗位60余個,工人人均月增收2400余元,村集體年增收12萬元至16萬元。小王村通過清理盤活閑置資源,大力發展倉儲業,解決40余名村民就業問題,去年帶動群眾增收200余萬元、村集體增收15.6萬元。
鄉村美,不僅美在環境,更美在村風、民風。該街道不斷完善村級組織議事規則,全面加強對共青團、婦聯及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組織的領導;切實發揮老干部、老黨員、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五老”作用,化解矛盾糾紛,和諧鄰里關系;依托黨員遠程教育、鄉村振興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載體,組織黨員、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普法教育,宣傳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
“宜居、宜業、和美”代表的是鄉村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待王街道將錨定這一目標,不斷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鄉土文化為魂,構筑善治和諧新農村。
(記者劉旭)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