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2021全國兩會 > 媒體聚焦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兩會受權發布)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更新時間:2021-3-10 10:34:23    來源:新華社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21年3月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通過)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和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對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又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計劃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2020年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各項決議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經濟總量邁上100萬億元大臺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批準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基礎。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艱巨,有效需求仍顯疲弱,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仍較困難,重點領域安全風險不容忽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突出,民生領域還有薄弱環節。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全局謀劃和統籌協調,盡快加以解決。

  二、2021年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總體可行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國務院提出的2021年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符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主要指標和工作安排總體可行。建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國務院提出的《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準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三、做好2021年計劃執行工作的建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此,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切實抓緊抓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科學推進疫苗研制生產、接種使用工作。持續優化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積極構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協調機制。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優化。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振信心。

  (二)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提高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完善穩定支持機制。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加強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監測評估,統籌推進補短板和鍛長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三)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和全國統一大市場。適應居民消費多元化和結構升級趨勢,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全面促進消費。依托強大國內市場,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揮政府投資引領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項目,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增強投資增長后勁。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統籌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鼓勵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強頂層設計和法律規范,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

  (四)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幫助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堅決制止涉企亂收費。認真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加大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普惠金融服務,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更加便利,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各類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創新規范發展,預防和規制平臺經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

  (五)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積極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切實緩解基層“三保”困難。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完善債券市場基礎制度,前瞻性研判金融風險,提升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能力。深入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技術攻關。深入開展節約糧食行動,堅持不懈制止餐飲浪費。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提升風險應對和應急調控能力。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

  (六)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推進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多措并舉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發揮好自貿區(港)等各類開放平臺作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七)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把促進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擴大就業容量,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和就業質量。持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再分配機制。促進教育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聚焦解決農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治理能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以上報告,請審議。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

    2021年3月9日(完)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兩會受權發布)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21-3-10 10:34:23    來源:新華社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21年3月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通過)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和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對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又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計劃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2020年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各項決議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經濟總量邁上100萬億元大臺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批準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基礎。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艱巨,有效需求仍顯疲弱,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仍較困難,重點領域安全風險不容忽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突出,民生領域還有薄弱環節。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全局謀劃和統籌協調,盡快加以解決。

  二、2021年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總體可行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國務院提出的2021年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符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主要指標和工作安排總體可行。建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國務院提出的《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準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三、做好2021年計劃執行工作的建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此,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切實抓緊抓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科學推進疫苗研制生產、接種使用工作。持續優化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積極構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協調機制。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優化。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振信心。

  (二)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提高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完善穩定支持機制。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加強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監測評估,統籌推進補短板和鍛長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三)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和全國統一大市場。適應居民消費多元化和結構升級趨勢,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全面促進消費。依托強大國內市場,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揮政府投資引領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項目,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增強投資增長后勁。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統籌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鼓勵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強頂層設計和法律規范,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

  (四)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幫助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堅決制止涉企亂收費。認真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加大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普惠金融服務,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更加便利,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各類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創新規范發展,預防和規制平臺經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

  (五)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積極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切實緩解基層“三保”困難。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完善債券市場基礎制度,前瞻性研判金融風險,提升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能力。深入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技術攻關。深入開展節約糧食行動,堅持不懈制止餐飲浪費。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提升風險應對和應急調控能力。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

  (六)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推進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多措并舉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發揮好自貿區(港)等各類開放平臺作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七)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把促進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擴大就業容量,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和就業質量。持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再分配機制。促進教育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聚焦解決農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治理能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以上報告,請審議。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

    2021年3月9日(完)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SHOW| 乳山市| 大安市| 杭锦旗| 岳池县| 甘泉县| 娱乐| 江安县| 安远县| 五原县| 嘉善县| 北宁市| SHOW| 增城市| 阳山县| 尤溪县| 桑日县| 新晃| 周至县| 高阳县| 丰城市| 渭南市| 鹤壁市| 东丰县| 吉木乃县| 潼南县| 和田县| 绥德县| 扶沟县| 亚东县| 海南省| 达孜县| 九江县| 屯留县| 常宁市| 黔东| 姜堰市| 景宁| 崇仁县|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