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瞭望丨習近平總書記的矛盾觀
更新時間:2023-4-10 13:01:34    來源:《瞭望》

來源:2023-04-08 瞭望 2023年第15期

◇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全局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論

縱觀百年黨史,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是我們黨不斷解決難題、化解危機、走向勝利的突破口,也是理論創新的生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實踐中,既強調全局觀,在統籌中謀劃全局、綜合施策;又注重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文 | 路軍

4 月 3 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鞠鵬攝 / 本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全局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認識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馬克思主義矛盾觀。

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三個維度,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矛盾觀的深刻內涵,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將為我們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道路中所遇到的矛盾問題和風險挑戰提供強大思想武器。

2023 年一季度,三峽樞紐航運通過量 3989.36 萬噸,同比增長 22.08%,創投運以來一季度航運通過量最高紀錄。圖為船舶有序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和升船機(2023 年 4 月 1 日攝) 鄭家裕攝 / 本刊

歷史邏輯: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這里所謂的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是我們黨不斷解決難題、化解危機、走向勝利的突破口,也是理論創新的生長點。

一百多年來,我們黨準確把握和抓住各個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集中力量和資源攻堅克難,全力化解矛盾,戰勝前進征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深刻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八大根據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勢,提出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明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指明了解決當代中國發展主要問題的根本著力點,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矛盾的學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雖然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但卻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告訴我們,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什么時候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判斷準確,黨和人民事業就順利發展,否則黨和人民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實踐充分證明,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是把握社會發展階段的“鑰匙”,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過程中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的每一次深化,都提升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水平,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性正確性。堅持從我國社會實際狀況出發,在諸多社會矛盾和矛盾全局中敏銳地抓住主要矛盾,自覺圍繞主要矛盾部署黨和國家全局工作,是我們黨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分析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問題的一條成功經驗。

理論邏輯: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

重視哲學思維、善用哲學方法,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實踐的鮮明特色。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

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路上,面對前進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需要掌握的本領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領是理論素養”,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只有這樣,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認識矛盾、解決矛盾,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習近平總書記的矛盾觀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含著以下三個方面辯證統一。

深刻蘊含著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是矛盾問題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這一精髓要義,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要求全黨要“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習近平總書記還針對“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特殊時代特點,明確提出,新矛盾、新問題的出現“是這個發展階段必然出現的,是躲不開也繞不過去的”,為全黨樹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決心和信心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深刻蘊含著“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在治國理政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既注重總體謀劃,又注重牽住“牛鼻子”,深刻把握好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

例如,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全面部署,在區域、人口、領域全面覆蓋的同時,又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把脫貧攻堅作為底線任務;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又敢于突進深水區、啃硬骨頭,強調突出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貫徹新發展理念,既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又突出創新是第一動力;把握發展和安全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調既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又要辦好保證國家安全這個頭等大事,維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這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典型范例。

深刻蘊含著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統一。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推動了事物的運動和變化。矛盾的斗爭性,其作用表現在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中。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的突變”,“各種矛盾風險挑戰源、各類矛盾風險挑戰點是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如果防范不及、應對不力,就會傳導、疊加、演變、升級,使小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系統的矛盾風險挑戰,國際上的矛盾風險挑戰演變為國內的矛盾風險挑戰,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領域的矛盾風險挑戰轉化為政治矛盾風險挑戰,最終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危及國家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一些牽動面廣、耦合性強的深層次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如果對矛盾熟視無睹,甚至回避、掩飾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縮不前,坐看矛盾惡性轉化,那就會積重難返,最后勢必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必須直面矛盾,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并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這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實踐邏輯:堅持問題導向 化解矛盾風險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鮮明特質,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立場觀點方法。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認識和化解矛盾正是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

我們黨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面對治國理政中出現的矛盾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的矛盾觀貫徹于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全過程各方面,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例如,面對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理論家的高度,多次指出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將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用于指導經濟建設實際,擘畫發展路徑,明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社會主要矛盾的反映,解決起來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既積極有為又持之以恒努力”。

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針對馬克思、恩格斯從未論及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對待資本”問題,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提出“既不讓‘資本大鱷’恣意妄為,又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功能”,利用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統一,為解決這個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提供了實踐遵循,成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的生動一例。

面對世紀疫情沖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變壓力為動力、善于化危為機”,揭示出矛盾雙方的互相轉化,提振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面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已經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

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

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振聾發聵:“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這深刻揭示了在矛盾的斗爭中,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堅決斗爭,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面對發展中千頭萬緒的矛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實踐始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實現了“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

堅持問題導向化解防范矛盾,就要善于思考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進行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善于從一般事務中發現規律,從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中把握邏輯;善于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端倪,防范矛盾風險蔓延轉化。

同時,還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現精準施策。矛盾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有機統一,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勢制宜,在對矛盾“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做到熟知、全知、深知的過程中,進一步作出行得通、行得準、行得順的政策和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矛盾、問題的解決,最終要依靠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統一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就要求各級黨政干部要真抓實干、擔當作為,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切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瞭望丨習近平總書記的矛盾觀
2023-4-10 13:01:34    來源:《瞭望》

來源:2023-04-08 瞭望 2023年第15期

◇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全局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論

縱觀百年黨史,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是我們黨不斷解決難題、化解危機、走向勝利的突破口,也是理論創新的生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實踐中,既強調全局觀,在統籌中謀劃全局、綜合施策;又注重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文 | 路軍

4 月 3 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鞠鵬攝 / 本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全局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認識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馬克思主義矛盾觀。

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三個維度,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矛盾觀的深刻內涵,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將為我們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道路中所遇到的矛盾問題和風險挑戰提供強大思想武器。

2023 年一季度,三峽樞紐航運通過量 3989.36 萬噸,同比增長 22.08%,創投運以來一季度航運通過量最高紀錄。圖為船舶有序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和升船機(2023 年 4 月 1 日攝) 鄭家裕攝 / 本刊

歷史邏輯: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這里所謂的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是我們黨不斷解決難題、化解危機、走向勝利的突破口,也是理論創新的生長點。

一百多年來,我們黨準確把握和抓住各個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集中力量和資源攻堅克難,全力化解矛盾,戰勝前進征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深刻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八大根據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勢,提出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明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指明了解決當代中國發展主要問題的根本著力點,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矛盾的學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雖然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但卻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告訴我們,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什么時候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判斷準確,黨和人民事業就順利發展,否則黨和人民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實踐充分證明,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是把握社會發展階段的“鑰匙”,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過程中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的每一次深化,都提升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水平,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性正確性。堅持從我國社會實際狀況出發,在諸多社會矛盾和矛盾全局中敏銳地抓住主要矛盾,自覺圍繞主要矛盾部署黨和國家全局工作,是我們黨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分析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問題的一條成功經驗。

理論邏輯: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

重視哲學思維、善用哲學方法,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實踐的鮮明特色。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

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路上,面對前進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需要掌握的本領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領是理論素養”,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只有這樣,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認識矛盾、解決矛盾,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習近平總書記的矛盾觀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含著以下三個方面辯證統一。

深刻蘊含著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是矛盾問題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這一精髓要義,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要求全黨要“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習近平總書記還針對“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特殊時代特點,明確提出,新矛盾、新問題的出現“是這個發展階段必然出現的,是躲不開也繞不過去的”,為全黨樹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決心和信心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深刻蘊含著“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在治國理政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既注重總體謀劃,又注重牽住“牛鼻子”,深刻把握好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

例如,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全面部署,在區域、人口、領域全面覆蓋的同時,又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把脫貧攻堅作為底線任務;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又敢于突進深水區、啃硬骨頭,強調突出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貫徹新發展理念,既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又突出創新是第一動力;把握發展和安全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調既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又要辦好保證國家安全這個頭等大事,維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這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典型范例。

深刻蘊含著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統一。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推動了事物的運動和變化。矛盾的斗爭性,其作用表現在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中。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的突變”,“各種矛盾風險挑戰源、各類矛盾風險挑戰點是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如果防范不及、應對不力,就會傳導、疊加、演變、升級,使小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系統的矛盾風險挑戰,國際上的矛盾風險挑戰演變為國內的矛盾風險挑戰,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領域的矛盾風險挑戰轉化為政治矛盾風險挑戰,最終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危及國家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一些牽動面廣、耦合性強的深層次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如果對矛盾熟視無睹,甚至回避、掩飾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縮不前,坐看矛盾惡性轉化,那就會積重難返,最后勢必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必須直面矛盾,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并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這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實踐邏輯:堅持問題導向 化解矛盾風險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鮮明特質,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立場觀點方法。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認識和化解矛盾正是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

我們黨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面對治國理政中出現的矛盾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的矛盾觀貫徹于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全過程各方面,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例如,面對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理論家的高度,多次指出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將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用于指導經濟建設實際,擘畫發展路徑,明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社會主要矛盾的反映,解決起來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既積極有為又持之以恒努力”。

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針對馬克思、恩格斯從未論及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對待資本”問題,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提出“既不讓‘資本大鱷’恣意妄為,又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功能”,利用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統一,為解決這個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提供了實踐遵循,成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的生動一例。

面對世紀疫情沖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變壓力為動力、善于化危為機”,揭示出矛盾雙方的互相轉化,提振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面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已經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

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

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振聾發聵:“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這深刻揭示了在矛盾的斗爭中,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堅決斗爭,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面對發展中千頭萬緒的矛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實踐始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實現了“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

堅持問題導向化解防范矛盾,就要善于思考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進行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善于從一般事務中發現規律,從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中把握邏輯;善于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端倪,防范矛盾風險蔓延轉化。

同時,還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現精準施策。矛盾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有機統一,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勢制宜,在對矛盾“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做到熟知、全知、深知的過程中,進一步作出行得通、行得準、行得順的政策和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矛盾、問題的解決,最終要依靠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統一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就要求各級黨政干部要真抓實干、擔當作為,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切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堆龙德庆县| 泸定县| 漳浦县| 阜平县| 库车县| 高陵县| 光山县| 上犹县| 遵义市| 历史| 榆林市| 绿春县| 漳州市| 女性| 晋城| 大荔县| 大连市| 德钦县| 伊川县| 宜章县| 阿勒泰市| 宝鸡市| 昂仁县| 合作市| 鄂托克旗| 东方市| 太康县| 沁水县| 沙湾县| 水富县| 磐安县| 静乐县| 封开县| 玉山县| 衡阳县| 盐亭县| 青铜峡市| 远安县| 南开区|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