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牢記總書記重要囑托!江蘇建設“三個體系”,持續增收富民
更新時間:2023-2-22 17:01:41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在今年1月召開的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了全體與會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萬江蘇兒女的莫大榮光。江蘇這片熱土,一直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關鍵時期、重要節點,總書記都親自為江蘇指航定向,三次親臨江蘇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江蘇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壯美畫卷,處處浸潤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發展的科學指引和親切關懷。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21日起推出“溫暖的時刻 奮進的足跡”系列報道,回訪總書記視察江蘇直接見證者,重溫總書記殷殷囑托“溫暖的時刻”,展示8500萬江蘇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和過硬成績“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的奮斗足跡,激勵全省人民踔厲奮發,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努力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習近平

【溫暖時刻】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調查了解現代農業發展情況。他走進草莓大棚,實地察看草莓生長情況,詢問草莓品種從哪里來,種植用的是不是營養缽,一畝地投入多少錢,一年純收入有多少。習近平強調,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習近平還同為這個農業園提供技術服務和領辦支持的鎮江市農科所原所長趙亞夫同志親切交談。習近平強調,農業專家的成果就是要體現在廣闊的土地上,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和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右)。 錢飛 攝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和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右)。 錢飛 攝

【深情回顧】

2月21日上午10時,春寒料峭,記者走進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一陣暖意撲面而來。園內草莓清一色被架在空中生長,白里泛紅的果實懸垂在培養基兩側,白色的草莓花點綴其中。“現在有哪些新品種?”“雪兔、圣誕紅,香野草莓種得也比去年多,現在第二批果已經采摘結束,第三批果即將上市。”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向前來指導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說,剛剛過去的周末,大概有100多人過來采摘草莓,一斤草莓能賣到45元。

今年82歲的趙亞夫,如今依舊每周堅持前往各地農村上門指導農戶。“2014年總書記到這里考察時,仔細詢問了產量和價格,并對我說,農業專家的成果就是要體現在廣闊的土地上,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壁w亞夫說,總書記親切的話語,給了他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堅定了他帶領農民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致富的信心,“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當我從總書記手中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章與證書時,總書記對我說,把成績寫在大地上!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激動人心的話語,至今依舊在聶永平耳邊回蕩。他告訴記者,農業園的草莓大棚從總書記視察時的6畝增加到如今的20畝,全鎮的草莓大棚也發展到了100余畝。

有了四季春農業園的示范帶動作用,加上趙亞夫、聶永平的指導幫助,世業鎮越來越多的農民從事現代高效農業。“有種櫻桃的,有種草莓的,有種葡萄的,有種桃子的,現在我們的種植面積在6000畝左右,比2014年提升近6倍,畝均效益從5000元增加到10000元!甭櫽榔叫χf,現在全鎮生態農產品達20多種,農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以先鋒村為例,村民人均收入去年達到近3萬元。

鳥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 受訪者供圖鳥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 受訪者供圖

【奮進足跡】

江中綠島世業鎮,正在描繪現代農業的新畫卷。放眼全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江蘇一直穩步前行。

近年來,江蘇省農業農村系統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思想,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黨的十九大以來更是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守底線、補短板、揚優勢,持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江蘇作為傳統的魚米之鄉,堅持將產業興旺作為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富民效果進一步凸顯!坝晁惫潥夂螅菔型辽芥偡N糧大戶賈強忙著為麥田施肥、清溝理墑。麥田看似平平無奇,下面卻埋著傳感器,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水分等數據被一一記錄下來!斑@只是一小部分,我們有一系列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的農業裝備,服務周邊4.65萬畝土地,幫助村集體、種糧大戶等年增產860萬斤,累計增加效益超千萬元。”賈強說。

近年來,江蘇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成效顯著。立足“土”,充分開發鄉土資源,打造“蘇韻鄉情”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品牌,去年休閑農業綜合收入達907億元;體現“特”,重點打造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10億元以上縣域優勢特色產業199個;形成“產”,省級重點培育優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綠色果蔬等4條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累計創建國家產業集群3個、國家產業強鎮64個。

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有力,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不斷強化。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正扎扎實實落在江蘇大地。2月初,正是草莓熱銷季,省農科院亞夫科技服務專職特派員于紅梅剛指導過農戶,便馬不停蹄邀請宿遷市科技鎮長團沭陽團、宿豫團跨區域開展農藝與農機產才對接活動。“2020年亞夫科技服務體系開始建設,目前全省39個涉農縣區建有49個亞夫科技服務工作站!笔∞r科院成果轉化處處長顧軍介紹。

科技創新對農業發展的“硬支撐”正不斷凸顯。江蘇突出種源自主可控,深入實施141個種業揭榜掛帥項目,組建省種業集團,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掛牌運行。深化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建成“蘇農云”平臺,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5.4%,均穩居全國前列。

除了科技之手的托舉,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也不可少。每天上午,高郵市臨澤鎮小葛村水產養殖戶葛金學,要在村頭的水產品批發市場溜達一圈,再往魚塘喂食。“村里規劃得好,合作社引導社員更新品種,集中學習技術。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何必到外面討生活?”葛金學說。村黨總支書記祁志芳介紹,村干部牽頭創辦明蘭漁業專業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養殖戶”模式,規;l展水產養殖業,有效為村民兜底。

近年來,江蘇積極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目前全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近17萬家、8.5萬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07家,其中國家級99家。

發展現代農業,同樣少不了“綠意盎然”。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輪作休耕試點,建設16個部級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推進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等行動,2021年全省化肥施用量275.4萬噸,比2012年下降16.8%,全省累計建成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1001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在長江禁捕退捕中,江蘇全面完成退捕任務,在國家組織的綜合考核中獲“優秀”等次。

現代農業的發展,牢牢守住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為端牢江蘇人民自己的飯碗提供了堅強保障,也為增收富民提供了牢固支撐。去年,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突發的疫情和極端天氣,江蘇依然取得糧食總產753.8億斤的成績、再創歷史新高,開工建設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268個、完成投資1206億元,農民收入同比增長6.3%、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1,農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強勁支撐。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江蘇將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為新征程上做好“三農”工作的總目標、總要求、總牽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突出綜合產能強、科技裝備強、產業主體強、功能效益強、競爭能力強,力爭在更多領域、關鍵環節率先實現突破,牽引農業農村發展實現整體躍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錢飛 顏穎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牢記總書記重要囑托!江蘇建設“三個體系”,持續增收富民
2023-2-22 17:01:41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在今年1月召開的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了全體與會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萬江蘇兒女的莫大榮光。江蘇這片熱土,一直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關鍵時期、重要節點,總書記都親自為江蘇指航定向,三次親臨江蘇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江蘇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皬姼幻栏摺毙陆K建設的壯美畫卷,處處浸潤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發展的科學指引和親切關懷。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21日起推出“溫暖的時刻 奮進的足跡”系列報道,回訪總書記視察江蘇直接見證者,重溫總書記殷殷囑托“溫暖的時刻”,展示8500萬江蘇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和過硬成績“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的奮斗足跡,激勵全省人民踔厲奮發,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努力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習近平

【溫暖時刻】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調查了解現代農業發展情況。他走進草莓大棚,實地察看草莓生長情況,詢問草莓品種從哪里來,種植用的是不是營養缽,一畝地投入多少錢,一年純收入有多少。習近平強調,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習近平還同為這個農業園提供技術服務和領辦支持的鎮江市農科所原所長趙亞夫同志親切交談。習近平強調,農業專家的成果就是要體現在廣闊的土地上,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和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右)。 錢飛 攝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和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右)。 錢飛 攝

【深情回顧】

2月21日上午10時,春寒料峭,記者走進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一陣暖意撲面而來。園內草莓清一色被架在空中生長,白里泛紅的果實懸垂在培養基兩側,白色的草莓花點綴其中。“現在有哪些新品種?”“雪兔、圣誕紅,香野草莓種得也比去年多,現在第二批果已經采摘結束,第三批果即將上市!笔罉I鎮副鎮長、先鋒村第一書記聶永平,向前來指導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說,剛剛過去的周末,大概有100多人過來采摘草莓,一斤草莓能賣到45元。

今年82歲的趙亞夫,如今依舊每周堅持前往各地農村上門指導農戶!2014年總書記到這里考察時,仔細詢問了產量和價格,并對我說,農業專家的成果就是要體現在廣闊的土地上,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壁w亞夫說,總書記親切的話語,給了他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堅定了他帶領農民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致富的信心,“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當我從總書記手中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章與證書時,總書記對我說,把成績寫在大地上!

“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激動人心的話語,至今依舊在聶永平耳邊回蕩。他告訴記者,農業園的草莓大棚從總書記視察時的6畝增加到如今的20畝,全鎮的草莓大棚也發展到了100余畝。

有了四季春農業園的示范帶動作用,加上趙亞夫、聶永平的指導幫助,世業鎮越來越多的農民從事現代高效農業!坝蟹N櫻桃的,有種草莓的,有種葡萄的,有種桃子的,現在我們的種植面積在6000畝左右,比2014年提升近6倍,畝均效益從5000元增加到10000元!甭櫽榔叫χf,現在全鎮生態農產品達20多種,農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以先鋒村為例,村民人均收入去年達到近3萬元。

鳥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 受訪者供圖鳥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四季春農業園。 受訪者供圖

【奮進足跡】

江中綠島世業鎮,正在描繪現代農業的新畫卷。放眼全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江蘇一直穩步前行。

近年來,江蘇省農業農村系統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思想,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黨的十九大以來更是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守底線、補短板、揚優勢,持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江蘇作為傳統的魚米之鄉,堅持將產業興旺作為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富民效果進一步凸顯。“雨水”節氣后,邳州市土山鎮種糧大戶賈強忙著為麥田施肥、清溝理墑。麥田看似平平無奇,下面卻埋著傳感器,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水分等數據被一一記錄下來。“這只是一小部分,我們有一系列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的農業裝備,服務周邊4.65萬畝土地,幫助村集體、種糧大戶等年增產860萬斤,累計增加效益超千萬元!辟Z強說。

近年來,江蘇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成效顯著。立足“土”,充分開發鄉土資源,打造“蘇韻鄉情”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品牌,去年休閑農業綜合收入達907億元;體現“特”,重點打造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10億元以上縣域優勢特色產業199個;形成“產”,省級重點培育優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綠色果蔬等4條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累計創建國家產業集群3個、國家產業強鎮64個。

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有力,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不斷強化。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把科研創新轉化為實踐成果”,正扎扎實實落在江蘇大地。2月初,正是草莓熱銷季,省農科院亞夫科技服務專職特派員于紅梅剛指導過農戶,便馬不停蹄邀請宿遷市科技鎮長團沭陽團、宿豫團跨區域開展農藝與農機產才對接活動。“2020年亞夫科技服務體系開始建設,目前全省39個涉農縣區建有49個亞夫科技服務工作站!笔∞r科院成果轉化處處長顧軍介紹。

科技創新對農業發展的“硬支撐”正不斷凸顯。江蘇突出種源自主可控,深入實施141個種業揭榜掛帥項目,組建省種業集團,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掛牌運行。深化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建成“蘇農云”平臺,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5.4%,均穩居全國前列。

除了科技之手的托舉,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也不可少。每天上午,高郵市臨澤鎮小葛村水產養殖戶葛金學,要在村頭的水產品批發市場溜達一圈,再往魚塘喂食!按謇镆巹澋煤,合作社引導社員更新品種,集中學習技術。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何必到外面討生活?”葛金學說。村黨總支書記祁志芳介紹,村干部牽頭創辦明蘭漁業專業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養殖戶”模式,規;l展水產養殖業,有效為村民兜底。

近年來,江蘇積極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目前全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近17萬家、8.5萬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07家,其中國家級99家。

發展現代農業,同樣少不了“綠意盎然”。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輪作休耕試點,建設16個部級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推進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等行動,2021年全省化肥施用量275.4萬噸,比2012年下降16.8%,全省累計建成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1001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在長江禁捕退捕中,江蘇全面完成退捕任務,在國家組織的綜合考核中獲“優秀”等次。

現代農業的發展,牢牢守住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為端牢江蘇人民自己的飯碗提供了堅強保障,也為增收富民提供了牢固支撐。去年,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突發的疫情和極端天氣,江蘇依然取得糧食總產753.8億斤的成績、再創歷史新高,開工建設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268個、完成投資1206億元,農民收入同比增長6.3%、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1,農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強勁支撐。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江蘇將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為新征程上做好“三農”工作的總目標、總要求、總牽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突出綜合產能強、科技裝備強、產業主體強、功能效益強、競爭能力強,力爭在更多領域、關鍵環節率先實現突破,牽引農業農村發展實現整體躍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錢飛 顏穎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高要市| 鲜城| 珲春市| 河西区| 永胜县| 油尖旺区| 泰宁县| 郎溪县| 红河县| 泽州县| 林芝县| 平山县| 桃园县| 牙克石市| 石渠县| 康马县| 华容县| 含山县| 额尔古纳市| 韶关市| 平塘县| 澄迈县| 漠河县| 泽库县| 宜阳县| 东丰县| 广南县| 高淳县| 荔波县| 荃湾区| 玉龙| 正定县| 和静县| 苍溪县| 林甸县| 旅游| 南阳市| 甘谷县| 高青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