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發言人介紹,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4月24日17時17分發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杰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
乘組包括2名航天駕駛員和1名飛行工程師,陳冬即將成為第二批航天員中首位三次飛天的航天員,陳中瑞、王杰均為第三批航天員,即將踏上個人首飛之旅。
在神二十乘組中,有倆河南老鄉,分別是陳冬和陳中瑞。
陳冬,籍貫河南鄭州,河南洛陽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學位,大校軍銜,F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2010年5月,正式加入航天員大隊。2016年10月17日至11月18日,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獲圓滿成功。2022年6月5日,作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指令長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圓滿成功。
陳中瑞,1984年出生于河南滑縣陳大召村。初三畢業那年,陳中瑞偶然得知高考可以報考空軍飛行員,此后1000多個清晨,見證了少年為夢想的蓄力。2003年,陳中瑞被原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錄取。2018年,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報名、參選、入選、訓練,不只熱愛,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為祖國出征太空。終于,陳中瑞以航天駕駛員的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
神二十乘組指令長陳冬:又又又飛天!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指令長陳冬
中共黨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2016年10月17日
陳冬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太空之旅
作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飛天的男航天員
他歷經6年磨礪
完成了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
終于迎來了火箭騰飛的時刻
“我問你爽不爽?”
“爽!”
神十一乘組指令長景海鵬和他的對話燃爆網絡
火箭的轟鳴 失重的新奇 初入太空的不適感
交織成陳冬對宇宙的初印象
在軌33天
景海鵬和陳冬身兼數職
航天員、工程師、醫生、飼養員……
他們還擔任了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
從天上發回的太空日記
在網上有超過1億人次閱讀
2022年6月5日
陳冬又一次站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
他已經成長為神十四乘組指令長
也是第二批航天員里首個指令長
帶領航天員劉洋、蔡旭哲
開啟了首次長達6個月的“太空出差”
其間
他們迎來了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
親歷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完成“T”字構型組建
創造了多個首次——
我國航天員首次從問天氣閘艙出艙、首次完成艙外救援驗證
以及首次“太空會師”
中國載人航天史永遠銘記這一天
2022年11月30日
神十四乘組與神十五乘組
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緊緊相擁
他們的聲音響徹寰宇:
“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
2025年4月23日
神二十乘組指令長陳冬即將再赴蒼穹
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15年
歲月在他的鬢角留下風霜些許
與之對應的是更豐富的飛天經驗與更深刻的任務理解——
“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科學實驗的精準實施和艙內外設備維修防護成為主要任務。”
他帶著兩名年輕的第三批航天員
將訓練重心錨定在強化操作精準度 心理穩定性 團隊協同默契度與應急處置等能力
尤其是應急處置能力
他們經常隨機穿插故障訓練
三人分工明確
同時與地面團隊高效協同
并形成了“訓練、復盤、優化”的閉環提升機制
陳冬說:“能力一定是逐步完善的,不到火箭點火那一刻,都不能停止準備!
“我在天地之間翱翔
飛躍地球, 穿過家鄉
……
懷揣著對祖國的愛
講述飛天的夢想”
這是陳冬在太空中為祖國寫的詩
也是他燦爛的征途與夢想
航天員陳中瑞:開拖拉機?開飛機?開飛船!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中瑞
中共黨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
當一個人同時擁有熱愛和天賦
他能飛多高?
來看陳中瑞的回答——
1984年 他出生于河南滑縣陳大召村
從小他就對機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據陳中瑞父親回憶
剛學會走路時 他就搖搖晃晃爬上拖拉機
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操作
那時 陳中瑞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拖拉機駕駛員
初三畢業那年
陳中瑞偶然得知高考可以報考空軍飛行員
此后1000多個清晨
見證了少年為夢想的蓄力
他幾乎每天都會早起半小時鍛煉身體
有時 還會練習武術強身健體
“空軍選拔時,有一項檢查是用竹簽在皮膚上劃幾下看反應。為了降低皮膚敏感度,我天天撓自己!
陳中瑞笑著回憶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是出紅印好還是不出紅印好,但對那時的我來說,必須全力以赴!
2003年
陳中瑞被原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錄取
他再一次表現出非凡的天分
在同批次飛行學員中首批放單飛
當他駕駛戰機呼嘯而過
內心深處又多了一重渴望——
飛得高一些 再高一些 沖出大氣層
“但我知道選拔航天員的機會可遇不可求,所以還是專心飛行。”
陳中瑞說
時代的浪潮奔涌向前
2018年
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陳中瑞意識到
曾經遙不可及的太空夢 或許近在眼前
報名 參選 入選 訓練
不只熱愛 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
為祖國出征太空
“剛進航天員大隊時,我在基礎理論學習上面臨巨大挑戰!
30多歲的年紀重回課堂
一年內要學完30多門理論課程
涵蓋熱力學、軌道力學等諸多陌生復雜的領域
陳中瑞咬緊牙關“啃”下一個個硬骨頭
死記硬背解決不了問題
他就向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隊友請教
多年養成的思維方式和操作習慣不適用于航天員操作
他就從頭再來 一點點剔除曾不懈努力才烙在身上的肌肉記憶
終于
陳中瑞以航天駕駛員的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
“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圓夢太空,是神舟飛船第20次飛向宇宙!
這個春天 陳中瑞將飛出自己的新高度 飛向中國航天的新高度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發言人介紹,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4月24日17時17分發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杰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
乘組包括2名航天駕駛員和1名飛行工程師,陳冬即將成為第二批航天員中首位三次飛天的航天員,陳中瑞、王杰均為第三批航天員,即將踏上個人首飛之旅。
在神二十乘組中,有倆河南老鄉,分別是陳冬和陳中瑞。
陳冬,籍貫河南鄭州,河南洛陽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學位,大校軍銜,F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2010年5月,正式加入航天員大隊。2016年10月17日至11月18日,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獲圓滿成功。2022年6月5日,作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指令長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圓滿成功。
陳中瑞,1984年出生于河南滑縣陳大召村。初三畢業那年,陳中瑞偶然得知高考可以報考空軍飛行員,此后1000多個清晨,見證了少年為夢想的蓄力。2003年,陳中瑞被原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錄取。2018年,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報名、參選、入選、訓練,不只熱愛,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為祖國出征太空。終于,陳中瑞以航天駕駛員的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
神二十乘組指令長陳冬:又又又飛天!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指令長陳冬
中共黨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2016年10月17日
陳冬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太空之旅
作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飛天的男航天員
他歷經6年磨礪
完成了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
終于迎來了火箭騰飛的時刻
“我問你爽不爽?”
“爽!”
神十一乘組指令長景海鵬和他的對話燃爆網絡
火箭的轟鳴 失重的新奇 初入太空的不適感
交織成陳冬對宇宙的初印象
在軌33天
景海鵬和陳冬身兼數職
航天員、工程師、醫生、飼養員……
他們還擔任了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
從天上發回的太空日記
在網上有超過1億人次閱讀
2022年6月5日
陳冬又一次站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
他已經成長為神十四乘組指令長
也是第二批航天員里首個指令長
帶領航天員劉洋、蔡旭哲
開啟了首次長達6個月的“太空出差”
其間
他們迎來了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
親歷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完成“T”字構型組建
創造了多個首次——
我國航天員首次從問天氣閘艙出艙、首次完成艙外救援驗證
以及首次“太空會師”
中國載人航天史永遠銘記這一天
2022年11月30日
神十四乘組與神十五乘組
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緊緊相擁
他們的聲音響徹寰宇:
“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
2025年4月23日
神二十乘組指令長陳冬即將再赴蒼穹
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15年
歲月在他的鬢角留下風霜些許
與之對應的是更豐富的飛天經驗與更深刻的任務理解——
“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科學實驗的精準實施和艙內外設備維修防護成為主要任務。”
他帶著兩名年輕的第三批航天員
將訓練重心錨定在強化操作精準度 心理穩定性 團隊協同默契度與應急處置等能力
尤其是應急處置能力
他們經常隨機穿插故障訓練
三人分工明確
同時與地面團隊高效協同
并形成了“訓練、復盤、優化”的閉環提升機制
陳冬說:“能力一定是逐步完善的,不到火箭點火那一刻,都不能停止準備!
“我在天地之間翱翔
飛躍地球, 穿過家鄉
……
懷揣著對祖國的愛
講述飛天的夢想”
這是陳冬在太空中為祖國寫的詩
也是他燦爛的征途與夢想
航天員陳中瑞:開拖拉機?開飛機?開飛船!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中瑞
中共黨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
當一個人同時擁有熱愛和天賦
他能飛多高?
來看陳中瑞的回答——
1984年 他出生于河南滑縣陳大召村
從小他就對機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據陳中瑞父親回憶
剛學會走路時 他就搖搖晃晃爬上拖拉機
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操作
那時 陳中瑞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拖拉機駕駛員
初三畢業那年
陳中瑞偶然得知高考可以報考空軍飛行員
此后1000多個清晨
見證了少年為夢想的蓄力
他幾乎每天都會早起半小時鍛煉身體
有時 還會練習武術強身健體
“空軍選拔時,有一項檢查是用竹簽在皮膚上劃幾下看反應。為了降低皮膚敏感度,我天天撓自己!
陳中瑞笑著回憶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是出紅印好還是不出紅印好,但對那時的我來說,必須全力以赴!
2003年
陳中瑞被原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錄取
他再一次表現出非凡的天分
在同批次飛行學員中首批放單飛
當他駕駛戰機呼嘯而過
內心深處又多了一重渴望——
飛得高一些 再高一些 沖出大氣層
“但我知道選拔航天員的機會可遇不可求,所以還是專心飛行!
陳中瑞說
時代的浪潮奔涌向前
2018年
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陳中瑞意識到
曾經遙不可及的太空夢 或許近在眼前
報名 參選 入選 訓練
不只熱愛 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
為祖國出征太空
“剛進航天員大隊時,我在基礎理論學習上面臨巨大挑戰!
30多歲的年紀重回課堂
一年內要學完30多門理論課程
涵蓋熱力學、軌道力學等諸多陌生復雜的領域
陳中瑞咬緊牙關“啃”下一個個硬骨頭
死記硬背解決不了問題
他就向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隊友請教
多年養成的思維方式和操作習慣不適用于航天員操作
他就從頭再來 一點點剔除曾不懈努力才烙在身上的肌肉記憶
終于
陳中瑞以航天駕駛員的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
“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圓夢太空,是神舟飛船第20次飛向宇宙。”
這個春天 陳中瑞將飛出自己的新高度 飛向中國航天的新高度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