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好房子”如何托起“好生活” ——河南提升住房品質一線調研
更新時間:2025/4/8 11:02:15    來源:大象新聞

今年春節前夕,信陽市美好未來社區的業主正在貼窗花,喜迎自己在這里的第一個春節。

鄭州萬科翠灣中城項目一期在我省率先推出錯層露臺設計,“空中花園”吸引眾多改善型購房者選購。圖為翠灣中城俯瞰圖。

鄭州城發鼎盛美寓·共享自習室為青年租戶提供了安靜舒適的學習空間。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河南日報記者 李筱晗 黃岱昕 實習生 邢建陽

  唐代詩人杜甫曾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表達了對百姓安居樂業的向往。房子,作為家的重要載體,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居所,更是承載美好生活的空間。

  當前,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超過40平方米,住房發展階段正在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今年全國兩會“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住宅項目規范》,在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方面,對住宅項目的建設、使用和維護作出規定,讓“好房子”有了明確、具體的標準。“好房子”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大熱點:什么是“好房子”?如何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建設將帶動哪些產業發展?“好房子”如何托起我們的“好生活”?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河南通過“立標準、強科技、抓項目”等措施,持續探索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住房方案,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商業住宅品質提升和既有住房煥新工程,努力構建起“好房子”全生命周期建設機制,將民生溫度融入座座高品質樓宇之間,一場關于居住品質的升級變革正在中原大地迅速展開。

  新房新標亮點多

  從空中俯瞰,信陽市美好未來社區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地塊。與周邊樓盤不同的是,核心地塊沒有了業內熱捧的所謂“樓王”,取而代之的是體育場、學校、鄰里中心等公共設施。

  為何要將寶貴的核心區留給公共配套設施?“我們要以‘好房子’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推動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4月5日,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由信陽市委、市政府主導規劃建設,目標是為該市房地產開發提供新模式新樣板。

  政府引導,公共資源注入,賦予了“好房子”更深內涵。美好未來社區遵循平臺花園、綠色生態、資源共享、配套先行四大理念,采用“一心三化十場景”規劃,建設一座集住宅、商業、辦公、教育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現代化社區。去年10月,相關經驗還作為先進典型,在全國“好房子”品質提升技術交流現場會上進行分享。

  2024年下半年,信陽市美好未來社區迎來第一批住戶。建得好不好,住戶心里有桿秤。

  “這就是我心中的‘好房子’。買得起、配套跟得上,還住得稱心、舒適!”剛搬進新房的居民齊飛說。從老家的自建房到電梯房,再到如今在美好未來社區安居,他的居住環境正逐步改善。

  “樓間距夠寬,告別了‘水泥森林’,屋內配備的超大玻璃窗是一大亮點。”住戶程心寬說,如今推窗見綠就像在看“免費電影”。一層架空設計用作車庫,實現了人車分流,同時,在新能源汽車日益普及的今天,這樣的設計也大幅提升了消防安全保障。此外,小區統一安裝了地熱能中央空調系統,既環保節能又確保舒適。

  吳女士看重的則是這里配套的學校。“家人在外地做生意,社區內提供有從幼兒園到初中的一站式教育服務,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我們再三比較,最終選定這里。”她說。

  層高不低于3米,4層及以上住宅要設置電梯,提升樓板隔聲性能指標、減少噪聲干擾問題,應對老齡化社會需求、系統強化適老化設計……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項目規范》,為“好房子”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落地指導。

  在河南,也以標準為引領,不斷提升“好房子”科技“含金量”和舒適度。我省多家房企從多個維度,不斷進行積極探索,好產品供給出來后將產生示范效應。

  比如,鄭州萬科翠灣中城項目一期在我省首推錯層露臺設計,“空中花園”吸引眾多改善型購房者,曾一房難求;三期工程則在充分聽取客戶意見基礎上,實現封窗交付、地暖通鋪,讓每一平方米都物盡其用、物有所值。焦作博創云庭項目3.15米的層高標準,遠超新規范要求,下一步項目還將與華為進行人工智能合作,為住戶打造智慧、健康、可靠、高端的舒適體驗。

  今年2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河南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與建造技術導則》,通過進一步明確設計與建造要求,從規劃、設計、建造階段對“好房子”建設進行指導。《導則》從結構、消防安防、建造等方面強化安全保障;從小區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裝修等方面系統提升居住舒適度;從打造星級綠色建筑、使用綠色建材、實施綠色建造等方面推動綠色發展;從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等方面打造智慧便捷生活方式。鄭州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則通過明確新建住宅用地“建筑高度應小于80米”“容積率不超過2.5”等關鍵指標,進一步提升未來住宅的舒適度。

  “通過政策引導,將鼓勵房地產企業創新開發,供給更加舒適多元的高品質產品。”業內專家表示。

  老房改造煥新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住房領域每一個細微改變,都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改造得真好!現在院里干凈整潔,還新增加了車位和充電樁,孩子開新能源汽車回家,再也不愁找地方充電了。”記者走進信陽市國桂園小區,就遇到了正在遛彎兒的陳大爺。作為這里的首批住戶,他經歷了20多年來院內環境的變遷。

  以公共綠地為例,陳大爺回憶,2023年改造前,樓棟間的小花園被少數居民“分割包圍”,或種菜、或栽花,地面泥濘濕滑、植物雜亂不堪,居民們路過都唯恐避之不及。

  “在納入老舊小區改造之初,我們就盯上了公共區域亂象,決定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信陽市浉河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經過全面改造,老舊小區煥發新貌:道路重新鋪設成柏油路,規范停車位提升了通行效率,消防通道得以暢通無阻。樓間花園在保留老樹的同時,增植花卉,景觀層次豐富,美不勝收。部分樓棟還加裝了電梯,極大提升了高層居民的生活質量。周邊零散樓棟也被納入統一管理,通過共享優質物業服務,居民的幸福感顯著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固定的建筑布局和有限的空間,改造猶如螺螄殼里做道場。位于信陽市平橋區的吉祥小區,坐落在一處斜坡上,僅有一條小徑與外界相連,可供小轎車單行通過。說是小區,其實公共區域也僅有樓棟圍合成的天井院,面積僅有幾十平方米。

  這樣的小院兒怎么改?

  “瞄準住戶需求改!”信陽市平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期他們做了大量走訪調研,摸清群眾真實需求。順著該負責人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多股線纜布設整齊、固定規范,就像大型機房內一樣,新添的安防攝像頭則為老院子加了一道“科技鎖”。

  要建造“好房子”,也要建設“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要結合城市更新打造便利宜人的居住環境。

  “到康養室泡泡腳,和老伙計們下下棋、嘮嘮嗑,中午再帶上社區幫忙團購的蔬菜,方便又實惠。”家住洛陽市紗廠西路民航家屬院的梁德銀樂呵呵地說。他口中的舒坦生活,源于洛陽市西工區陸續對6個小區實施的整街連片提升改造。拆除小區之間的圍墻,推動“小院子”變身“大社區”,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一站式”便民生活服務。

  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百姓生活正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優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全省計劃再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超24萬戶,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成效,做好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節能保溫、智慧安防、停車場及充電樁等便民設施改造,提檔升級養老、托幼、醫療等服務供給,讓更多“老房子”變成更宜居的“好房子”。

  租房也有好體驗

  不僅在新房子、老舊小區改造上下功夫,我省還在提升租房體驗等方面持續發力。一批質高價優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集中入市,正讓更多“新市民”實現“安居夢”。

  在位于滎陽市的鄭州城發滎澤美寓人才公寓,一位住戶表示:“即便不開空調,室內溫度也能保持幾天,既節能環保,又舒適宜人。雖然是租房,依然有家的感覺。”這種舒適感,得益于新型建材和門窗密封等技術的應用。

  建設“好房子”,也是產業轉型的新賽道,不僅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建造技術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還將釋放出擴內需、促消費的巨大潛能。比如滎澤美寓從設計、建造階段,就秉持綠色低碳理念,立足建設高品質保障性住房。除了恒溫恒濕的空氣調節系統,零透光的百葉窗簾也是頗受年輕住戶喜愛的配置。屋內的智能控制系統,則體現著“好房子”與新科技的相互成就。

  建造“好房子”,科技賦能、創新引領是趨勢。燈光自動感應,窗簾語音控制,溫度濕度智能調節……在越來越多公寓和住宅中,全屋智能系統就像貼心的“管家”,幫主人高效打理生活瑣碎。

  像滎澤美寓這樣的人才公寓,在鄭州并非個例。作為這些人才公寓的開發運營方,鄭州城發安居有限公司堅持普惠惠民,租金相比周邊平均低30%左右。租戶申請租賃和退租都可在鄭好辦APP上實現,隨時可以進行辦理,不僅靈活方便,還能免去中介環節的繁瑣。

  位于鄭州市西四環附近的鄭州城發玉軒美寓是政府平臺存量房收購改造的又一成功案例。該項目店長王鵬飛介紹,原項目規劃設計為公寓建筑,公司因地制宜改造為適合單身青年的一居室,今年一經推出就受到青年市民熱捧,目前已實現租賃2000多戶。

  “解除了我租房的后顧之憂,住在這里不僅安全方便,服務也十分貼心。書桌、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拎包就能入住。”玉軒美寓租戶李女士說,自己從事銷售工作,上下班時間不規律,但樓棟管家隨叫隨到。一次她到家已是深夜11點多,回家后發現水管漏水。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撥打了管家電話,沒想到10多分鐘就有人趕來處理,當晚就完成了維修工作。

  保障性租賃住房是兜牢民生底線的重要一環,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政府民生工程要帶頭。業內專家表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既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又可促進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還能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帶動投資消費。

  建設“好房子”還涉及好標準、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如今,“好房子”的“顆粒度”越來越細、供給越來越豐富,放眼未來,在住房領域的全新賽道上,河南正通過多元化的舉措,讓更多的住宅成為“好房子”,讓更多人住上“好房子”。

  萬家燈火處,安居樂業圖。

  他山之石

  上海

  “好房子”需要“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支撐,上海近年來在城市規劃、社區治理、住房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打出了“好房子”建設組合拳。

  在建設“好小區”方面,上海兼顧存量與新建住房,讓老房子更宜居,讓新房子更智慧。一方面,舊改持續推進,全市已完成13.6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和31.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新啟動多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另一方面,上海積極探索數字家庭、智慧家居試點,并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多個新建住宅項目落實基礎設施建設、平臺框架搭建、特色場景打造有關工作。

  在建設“好社區”方面,上海扎實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行動,打造出黃浦區淡水路社區、徐匯區樂山社區、長寧區江蘇路社區等一批設施完善、環境宜居、服務智能、管理有序的社區樣板。

  在建設“好城區”方面,上海持續推進五個新城、北外灘、浦東金色中環發展帶等重點區域的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工作。截至去年9月底,全市共創建33個綠色生態城區,總用地規模約81.02平方千米。

  浙江

  浙江多地積極推進“好房子”試點工作。紹興市利用其建筑強市的優勢,從規劃、設計到運行維護等多個環節,打造了一批地段戶型“雙優”的“好房子”試點項目。該市還印發了《紹興市“好房子”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報送實施方案,成為較早行動的城市。臺州、湖州、嘉興等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提升住宅品質。寧波市則創新實施了“保險+服務”的城市房屋保險模式,構建了多主體合作共建的房屋安全社會化治理新格局。(河南日報記者 李筱晗 黃岱昕 整理)

  專家觀點

  “好房子”建設賦能高品質“住有所居”

  河南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 河南省勘察設計行業智庫成員 張守禮

  “好房子”是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具體期盼,是住建領域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不僅代表了住房品質的升級,更體現了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的跨越,彰顯了國家對民生福祉和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

  從民生角度看,“好房子”是讓建筑回歸宜居、宜業的價值本身,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產業角度看,“好房子”推動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升級,促進產業鏈整合,形成“技術研發—設計應用—產業落地”閉環,催生新業態與增長點;從設計價值看,“好房子”重構了設計內核,要求設計以人為本,實現設計從“滿足功能”向“創造價值”躍升,凸顯設計在提升居住品質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好房子”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強化政策解讀與資源共享。搭建政策轉化平臺,做好《河南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與建造技術導則》與《好房子建設指南》銜接工作。開展“好房子”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工程,通過行業協會建立技術共享平臺,將“四新”技術充分應用到項目中,建設“好房子”。廣泛調研建立滿足各社會階層需求以及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等各方利益的“好房子”戶型庫,開展“好房子”項目示范工程,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二是充分發揮“設計”引領作用。深入落實“設計河南”有關部署,通過標準宣貫、方案競賽、品牌創建等活動,提升“好房子”設計能力。以高質量設計圖紙為“好房子”建設提供“技術錨點”,以設計協同為紐帶,推動綠色低碳技術、裝配式技術的集成應用,推動跨界融合與價值升級。

  三是開展立體化全方位宣傳。從政府、行業、企業三個層面加強“好房子”的宣傳,通過立體化、系列化的宣傳報道,將國家政策、標桿項目、優秀企業宣傳出來,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好房子”,讓行業充分了解優秀企業。目前,我省已經涌現出眾多優秀的“好房子”設計案例,如徐輝設計公司的高品質住宅設計,五方建筑科技集團“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過程咨詢設計,鄭大綜合設計院的“教育建筑”設計,中科瑞城設計公司的“健康建筑”設計,省紡織設計院的“無障礙建筑”設計等,通過“標桿示范+宣傳引導”,形成我省的“好房子”設計品牌,提升我省“好房子”形象。

  河南日報財經全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好房子”如何托起“好生活” ——河南提升住房品質一線調研
    2025/4/8 11:02:15    來源:大象新聞

    今年春節前夕,信陽市美好未來社區的業主正在貼窗花,喜迎自己在這里的第一個春節。

    鄭州萬科翠灣中城項目一期在我省率先推出錯層露臺設計,“空中花園”吸引眾多改善型購房者選購。圖為翠灣中城俯瞰圖。

    鄭州城發鼎盛美寓·共享自習室為青年租戶提供了安靜舒適的學習空間。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河南日報記者 李筱晗 黃岱昕 實習生 邢建陽

      唐代詩人杜甫曾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表達了對百姓安居樂業的向往。房子,作為家的重要載體,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居所,更是承載美好生活的空間。

      當前,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超過40平方米,住房發展階段正在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今年全國兩會“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住宅項目規范》,在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方面,對住宅項目的建設、使用和維護作出規定,讓“好房子”有了明確、具體的標準。“好房子”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大熱點:什么是“好房子”?如何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建設將帶動哪些產業發展?“好房子”如何托起我們的“好生活”?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河南通過“立標準、強科技、抓項目”等措施,持續探索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住房方案,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商業住宅品質提升和既有住房煥新工程,努力構建起“好房子”全生命周期建設機制,將民生溫度融入座座高品質樓宇之間,一場關于居住品質的升級變革正在中原大地迅速展開。

      新房新標亮點多

      從空中俯瞰,信陽市美好未來社區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地塊。與周邊樓盤不同的是,核心地塊沒有了業內熱捧的所謂“樓王”,取而代之的是體育場、學校、鄰里中心等公共設施。

      為何要將寶貴的核心區留給公共配套設施?“我們要以‘好房子’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推動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4月5日,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由信陽市委、市政府主導規劃建設,目標是為該市房地產開發提供新模式新樣板。

      政府引導,公共資源注入,賦予了“好房子”更深內涵。美好未來社區遵循平臺花園、綠色生態、資源共享、配套先行四大理念,采用“一心三化十場景”規劃,建設一座集住宅、商業、辦公、教育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現代化社區。去年10月,相關經驗還作為先進典型,在全國“好房子”品質提升技術交流現場會上進行分享。

      2024年下半年,信陽市美好未來社區迎來第一批住戶。建得好不好,住戶心里有桿秤。

      “這就是我心中的‘好房子’。買得起、配套跟得上,還住得稱心、舒適!”剛搬進新房的居民齊飛說。從老家的自建房到電梯房,再到如今在美好未來社區安居,他的居住環境正逐步改善。

      “樓間距夠寬,告別了‘水泥森林’,屋內配備的超大玻璃窗是一大亮點。”住戶程心寬說,如今推窗見綠就像在看“免費電影”。一層架空設計用作車庫,實現了人車分流,同時,在新能源汽車日益普及的今天,這樣的設計也大幅提升了消防安全保障。此外,小區統一安裝了地熱能中央空調系統,既環保節能又確保舒適。

      吳女士看重的則是這里配套的學校。“家人在外地做生意,社區內提供有從幼兒園到初中的一站式教育服務,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我們再三比較,最終選定這里。”她說。

      層高不低于3米,4層及以上住宅要設置電梯,提升樓板隔聲性能指標、減少噪聲干擾問題,應對老齡化社會需求、系統強化適老化設計……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項目規范》,為“好房子”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落地指導。

      在河南,也以標準為引領,不斷提升“好房子”科技“含金量”和舒適度。我省多家房企從多個維度,不斷進行積極探索,好產品供給出來后將產生示范效應。

      比如,鄭州萬科翠灣中城項目一期在我省首推錯層露臺設計,“空中花園”吸引眾多改善型購房者,曾一房難求;三期工程則在充分聽取客戶意見基礎上,實現封窗交付、地暖通鋪,讓每一平方米都物盡其用、物有所值。焦作博創云庭項目3.15米的層高標準,遠超新規范要求,下一步項目還將與華為進行人工智能合作,為住戶打造智慧、健康、可靠、高端的舒適體驗。

      今年2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河南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與建造技術導則》,通過進一步明確設計與建造要求,從規劃、設計、建造階段對“好房子”建設進行指導。《導則》從結構、消防安防、建造等方面強化安全保障;從小區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裝修等方面系統提升居住舒適度;從打造星級綠色建筑、使用綠色建材、實施綠色建造等方面推動綠色發展;從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等方面打造智慧便捷生活方式。鄭州市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則通過明確新建住宅用地“建筑高度應小于80米”“容積率不超過2.5”等關鍵指標,進一步提升未來住宅的舒適度。

      “通過政策引導,將鼓勵房地產企業創新開發,供給更加舒適多元的高品質產品。”業內專家表示。

      老房改造煥新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住房領域每一個細微改變,都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改造得真好!現在院里干凈整潔,還新增加了車位和充電樁,孩子開新能源汽車回家,再也不愁找地方充電了。”記者走進信陽市國桂園小區,就遇到了正在遛彎兒的陳大爺。作為這里的首批住戶,他經歷了20多年來院內環境的變遷。

      以公共綠地為例,陳大爺回憶,2023年改造前,樓棟間的小花園被少數居民“分割包圍”,或種菜、或栽花,地面泥濘濕滑、植物雜亂不堪,居民們路過都唯恐避之不及。

      “在納入老舊小區改造之初,我們就盯上了公共區域亂象,決定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信陽市浉河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經過全面改造,老舊小區煥發新貌:道路重新鋪設成柏油路,規范停車位提升了通行效率,消防通道得以暢通無阻。樓間花園在保留老樹的同時,增植花卉,景觀層次豐富,美不勝收。部分樓棟還加裝了電梯,極大提升了高層居民的生活質量。周邊零散樓棟也被納入統一管理,通過共享優質物業服務,居民的幸福感顯著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固定的建筑布局和有限的空間,改造猶如螺螄殼里做道場。位于信陽市平橋區的吉祥小區,坐落在一處斜坡上,僅有一條小徑與外界相連,可供小轎車單行通過。說是小區,其實公共區域也僅有樓棟圍合成的天井院,面積僅有幾十平方米。

      這樣的小院兒怎么改?

      “瞄準住戶需求改!”信陽市平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期他們做了大量走訪調研,摸清群眾真實需求。順著該負責人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多股線纜布設整齊、固定規范,就像大型機房內一樣,新添的安防攝像頭則為老院子加了一道“科技鎖”。

      要建造“好房子”,也要建設“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要結合城市更新打造便利宜人的居住環境。

      “到康養室泡泡腳,和老伙計們下下棋、嘮嘮嗑,中午再帶上社區幫忙團購的蔬菜,方便又實惠。”家住洛陽市紗廠西路民航家屬院的梁德銀樂呵呵地說。他口中的舒坦生活,源于洛陽市西工區陸續對6個小區實施的整街連片提升改造。拆除小區之間的圍墻,推動“小院子”變身“大社區”,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一站式”便民生活服務。

      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百姓生活正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優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全省計劃再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超24萬戶,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成效,做好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節能保溫、智慧安防、停車場及充電樁等便民設施改造,提檔升級養老、托幼、醫療等服務供給,讓更多“老房子”變成更宜居的“好房子”。

      租房也有好體驗

      不僅在新房子、老舊小區改造上下功夫,我省還在提升租房體驗等方面持續發力。一批質高價優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集中入市,正讓更多“新市民”實現“安居夢”。

      在位于滎陽市的鄭州城發滎澤美寓人才公寓,一位住戶表示:“即便不開空調,室內溫度也能保持幾天,既節能環保,又舒適宜人。雖然是租房,依然有家的感覺。”這種舒適感,得益于新型建材和門窗密封等技術的應用。

      建設“好房子”,也是產業轉型的新賽道,不僅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建造技術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還將釋放出擴內需、促消費的巨大潛能。比如滎澤美寓從設計、建造階段,就秉持綠色低碳理念,立足建設高品質保障性住房。除了恒溫恒濕的空氣調節系統,零透光的百葉窗簾也是頗受年輕住戶喜愛的配置。屋內的智能控制系統,則體現著“好房子”與新科技的相互成就。

      建造“好房子”,科技賦能、創新引領是趨勢。燈光自動感應,窗簾語音控制,溫度濕度智能調節……在越來越多公寓和住宅中,全屋智能系統就像貼心的“管家”,幫主人高效打理生活瑣碎。

      像滎澤美寓這樣的人才公寓,在鄭州并非個例。作為這些人才公寓的開發運營方,鄭州城發安居有限公司堅持普惠惠民,租金相比周邊平均低30%左右。租戶申請租賃和退租都可在鄭好辦APP上實現,隨時可以進行辦理,不僅靈活方便,還能免去中介環節的繁瑣。

      位于鄭州市西四環附近的鄭州城發玉軒美寓是政府平臺存量房收購改造的又一成功案例。該項目店長王鵬飛介紹,原項目規劃設計為公寓建筑,公司因地制宜改造為適合單身青年的一居室,今年一經推出就受到青年市民熱捧,目前已實現租賃2000多戶。

      “解除了我租房的后顧之憂,住在這里不僅安全方便,服務也十分貼心。書桌、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拎包就能入住。”玉軒美寓租戶李女士說,自己從事銷售工作,上下班時間不規律,但樓棟管家隨叫隨到。一次她到家已是深夜11點多,回家后發現水管漏水。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撥打了管家電話,沒想到10多分鐘就有人趕來處理,當晚就完成了維修工作。

      保障性租賃住房是兜牢民生底線的重要一環,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政府民生工程要帶頭。業內專家表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既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又可促進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還能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帶動投資消費。

      建設“好房子”還涉及好標準、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如今,“好房子”的“顆粒度”越來越細、供給越來越豐富,放眼未來,在住房領域的全新賽道上,河南正通過多元化的舉措,讓更多的住宅成為“好房子”,讓更多人住上“好房子”。

      萬家燈火處,安居樂業圖。

      他山之石

      上海

      “好房子”需要“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支撐,上海近年來在城市規劃、社區治理、住房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打出了“好房子”建設組合拳。

      在建設“好小區”方面,上海兼顧存量與新建住房,讓老房子更宜居,讓新房子更智慧。一方面,舊改持續推進,全市已完成13.6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和31.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新啟動多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另一方面,上海積極探索數字家庭、智慧家居試點,并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多個新建住宅項目落實基礎設施建設、平臺框架搭建、特色場景打造有關工作。

      在建設“好社區”方面,上海扎實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行動,打造出黃浦區淡水路社區、徐匯區樂山社區、長寧區江蘇路社區等一批設施完善、環境宜居、服務智能、管理有序的社區樣板。

      在建設“好城區”方面,上海持續推進五個新城、北外灘、浦東金色中環發展帶等重點區域的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工作。截至去年9月底,全市共創建33個綠色生態城區,總用地規模約81.02平方千米。

      浙江

      浙江多地積極推進“好房子”試點工作。紹興市利用其建筑強市的優勢,從規劃、設計到運行維護等多個環節,打造了一批地段戶型“雙優”的“好房子”試點項目。該市還印發了《紹興市“好房子”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報送實施方案,成為較早行動的城市。臺州、湖州、嘉興等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提升住宅品質。寧波市則創新實施了“保險+服務”的城市房屋保險模式,構建了多主體合作共建的房屋安全社會化治理新格局。(河南日報記者 李筱晗 黃岱昕 整理)

      專家觀點

      “好房子”建設賦能高品質“住有所居”

      河南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 河南省勘察設計行業智庫成員 張守禮

      “好房子”是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具體期盼,是住建領域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不僅代表了住房品質的升級,更體現了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的跨越,彰顯了國家對民生福祉和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

      從民生角度看,“好房子”是讓建筑回歸宜居、宜業的價值本身,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產業角度看,“好房子”推動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升級,促進產業鏈整合,形成“技術研發—設計應用—產業落地”閉環,催生新業態與增長點;從設計價值看,“好房子”重構了設計內核,要求設計以人為本,實現設計從“滿足功能”向“創造價值”躍升,凸顯設計在提升居住品質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好房子”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強化政策解讀與資源共享。搭建政策轉化平臺,做好《河南省住宅品質提升設計與建造技術導則》與《好房子建設指南》銜接工作。開展“好房子”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工程,通過行業協會建立技術共享平臺,將“四新”技術充分應用到項目中,建設“好房子”。廣泛調研建立滿足各社會階層需求以及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等各方利益的“好房子”戶型庫,開展“好房子”項目示范工程,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二是充分發揮“設計”引領作用。深入落實“設計河南”有關部署,通過標準宣貫、方案競賽、品牌創建等活動,提升“好房子”設計能力。以高質量設計圖紙為“好房子”建設提供“技術錨點”,以設計協同為紐帶,推動綠色低碳技術、裝配式技術的集成應用,推動跨界融合與價值升級。

      三是開展立體化全方位宣傳。從政府、行業、企業三個層面加強“好房子”的宣傳,通過立體化、系列化的宣傳報道,將國家政策、標桿項目、優秀企業宣傳出來,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好房子”,讓行業充分了解優秀企業。目前,我省已經涌現出眾多優秀的“好房子”設計案例,如徐輝設計公司的高品質住宅設計,五方建筑科技集團“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過程咨詢設計,鄭大綜合設計院的“教育建筑”設計,中科瑞城設計公司的“健康建筑”設計,省紡織設計院的“無障礙建筑”設計等,通過“標桿示范+宣傳引導”,形成我省的“好房子”設計品牌,提升我省“好房子”形象。

      河南日報財經全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鹿邑县| 东方市| 华容县| 富锦市| 华宁县| 项城市| 布拖县| 岢岚县| 沁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洞口县| 鄂托克旗| 高要市| 衡阳市| 舒城县| 河池市| 菏泽市| 兰溪市| 景宁| 巫溪县| 政和县| 从江县| 通江县| 辽阳市| 沂南县| 鄯善县| 永城市| 沂源县| 民权县| 黄浦区| 拜城县| 延长县| 玛纳斯县| 顺义区| 肃南| 高青县| 澄城县| 明水县| 新宾|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