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廣州7月3日電(記者徐弘毅)夏天是游泳親水的季節,但近年來一種罕見卻可致命的“食腦蟲”感染日益引起關注,夏天時有病例報告,多在戲水之后發病。專家表示,人們在戲水時注意講衛生,就不必對“食腦蟲”過分焦慮。
什么是“食腦蟲”?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彭劼說,“食腦蟲”并非昆蟲或蠕蟲,而是一類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單細胞生物“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蟲”,人們用肉眼無法發現。有一部分此類阿米巴原蟲具有致病性,它們可感染大腦,引發原發性腦膜炎,迅速破壞腦組織,因而被稱為“食腦蟲”。
這些可致病的阿米巴原蟲主要分布在自然水體和土壤等野外環境中,例如湖泊、河流、溫泉、水溝,尤其在溫暖環境下更容易滋生。人們游泳或玩水時,當含蟲水體進入鼻腔,阿米巴原蟲可沿嗅神經上行至腦部,造成大腦嚴重損傷,甚至導致死亡。此外,某些種類的阿米巴原蟲也可通過破損皮膚黏膜、眼角膜感染等途徑進入大腦。
彭劼說,目前對于相關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蟲尚無特效藥,并且由于其病情進展非常迅速,患者通常來不及診斷、治療,因此感染后死亡率較高。
“‘食腦蟲’感染雖兇險,但在現實中發病率很低。”彭劼說,相關數據顯示,相關阿米巴原蟲感染在全球并非多發,國內報告病例數也較少,公眾注意做好衛生,就對此不必過分擔心。
人們如何做好預防、避免“食腦蟲”感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華建議,首先要避免高風險暴露,勿在衛生狀況不佳的野外水體里游泳,尤其要避免潛水、跳水,以免增加鼻腔進水風險。
其次,做好衛生防護,接觸土壤后及時進行清潔,確保皮膚無傷口暴露;佩戴隱形眼鏡時做好消毒,避免接觸污染水源。游泳場所應做好消毒工作,確保衛生條件達標。
此外,提高早期識別意識,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在野外游泳、玩水后如果出現持續發燒、頭痛等流感樣癥狀時,如果常規治療無效且病情急速惡化,應當及時就醫檢查。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廣州7月3日電(記者徐弘毅)夏天是游泳親水的季節,但近年來一種罕見卻可致命的“食腦蟲”感染日益引起關注,夏天時有病例報告,多在戲水之后發病。專家表示,人們在戲水時注意講衛生,就不必對“食腦蟲”過分焦慮。
什么是“食腦蟲”?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彭劼說,“食腦蟲”并非昆蟲或蠕蟲,而是一類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單細胞生物“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蟲”,人們用肉眼無法發現。有一部分此類阿米巴原蟲具有致病性,它們可感染大腦,引發原發性腦膜炎,迅速破壞腦組織,因而被稱為“食腦蟲”。
這些可致病的阿米巴原蟲主要分布在自然水體和土壤等野外環境中,例如湖泊、河流、溫泉、水溝,尤其在溫暖環境下更容易滋生。人們游泳或玩水時,當含蟲水體進入鼻腔,阿米巴原蟲可沿嗅神經上行至腦部,造成大腦嚴重損傷,甚至導致死亡。此外,某些種類的阿米巴原蟲也可通過破損皮膚黏膜、眼角膜感染等途徑進入大腦。
彭劼說,目前對于相關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蟲尚無特效藥,并且由于其病情進展非常迅速,患者通常來不及診斷、治療,因此感染后死亡率較高。
“‘食腦蟲’感染雖兇險,但在現實中發病率很低。”彭劼說,相關數據顯示,相關阿米巴原蟲感染在全球并非多發,國內報告病例數也較少,公眾注意做好衛生,就對此不必過分擔心。
人們如何做好預防、避免“食腦蟲”感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華建議,首先要避免高風險暴露,勿在衛生狀況不佳的野外水體里游泳,尤其要避免潛水、跳水,以免增加鼻腔進水風險。
其次,做好衛生防護,接觸土壤后及時進行清潔,確保皮膚無傷口暴露;佩戴隱形眼鏡時做好消毒,避免接觸污染水源。游泳場所應做好消毒工作,確保衛生條件達標。
此外,提高早期識別意識,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在野外游泳、玩水后如果出現持續發燒、頭痛等流感樣癥狀時,如果常規治療無效且病情急速惡化,應當及時就醫檢查。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