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免费,日韩精品福利网,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中東戰地手記|在戰火中凋敝的古城布斯拉
更新時間:2024/10/28 16:19:17    來源:新華社

  中東戰地手記|在戰火中凋敝的古城布斯拉

  新華社記者冀澤

  經歷13年的敘利亞內戰,古城布斯拉如深秋的花朵,正零落凋敝。

  臺上沒有舞者,臺下沒有看客。布斯拉古劇場中,只有微風拂過千年柱廊。

  “景區早已不復往日盛況。”布斯拉古城遺址管理部門負責人阿拉·薩拉赫嘆息。

  布斯拉古城由黑色玄武巖建成。2000多年前,納巴泰人在布斯拉建立北方行政中心,之后這里成為古羅馬帝國一個省會,聲名鵲起。

  行走在古城,只見建于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劇場與阿拉伯帝國時期的塔樓遙相呼應,拜占庭時期的教堂等遺跡無不訴說著布斯拉曾經的輝煌。

  作為歷史上的戰略要地以及沙漠商隊和信徒朝覲的重要中轉站,布斯拉古城被鐫刻上不同文明的印記,是敘利亞的文化瑰寶,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薩拉赫已參與古城保護工作25年。他向記者描述布斯拉在戰亂前的盛景:

  景區內各國游客絡繹不絕,文化藝術活動司空見慣,能容納1.5萬名觀眾的古劇場座無虛席,臺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爭相獻藝……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一切都變了。

  布斯拉古城在敘政府軍和反對派之間數次易手。2018年,敘政府軍再次收復古城并于一年后對外開放,但至今游客鮮至。

  “戰亂對古城造成嚴重破壞,一些歷史遺跡被炸毀,部分文物被盜。”薩拉赫告訴新華社記者:“現在景區內幾乎見不到游客。”

  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前往布斯拉的路上,記者經過不少由地方武裝人員控制的檢查站。雖然地方武裝已與敘政府達成和解,但針對政府軍和平民的襲擊仍不時發生。

  薩拉赫說,盡管目前布斯拉在政府軍控制下局勢比較穩定,但游客對周邊安全形勢的擔憂嚴重影響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這導致小鎮居民失去了重要的收入來源,文物工作者大量流失。

  而美西方制裁讓古城修復和保護工作更為艱難。“在美國制裁下,布斯拉古城遺址自內戰以來沒有收到任何國際援助,只能靠政府的有限撥款艱難維持。以往的國際考古交流活動全部停止,就連遺址修復需要的原材料也難以獲得。”薩拉赫說。

  更為嚴峻的是,因為戰亂,包括布斯拉古城在內的敘利亞6處世界遺產已于2013年全部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薩拉赫說,這意味著如果狀況得不到改善,這些遺跡可能從《世界遺產名錄》上被除名。“這不僅是敘利亞人的損失,也是人類文化的重大損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表示,保護文化遺址與恢復敘利亞的和平同等重要,“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和獨特性,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在保護一個民族”。

  “現在幾乎沒人關心古城的保護,也沒人知道我們面臨的困難。”薩拉赫嘆息道,當前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對周邊地區旅游業造成嚴重沖擊,也讓敘利亞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陷入更大困境。

  記者離開時,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偌大的古劇場中清理雜草。在古城門口,一位名叫賽義德·薩利赫的61歲老者在烈日下看守著紀念品的攤位。

  盡管無人問津,但日復一日,從清晨到日落,他們和古城仍在堅守、在等待……

新華社大馬士革10月28日電 

新聞編輯:李潤生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中東戰地手記|在戰火中凋敝的古城布斯拉
    2024/10/28 16:19:17    來源:新華社

      中東戰地手記|在戰火中凋敝的古城布斯拉

      新華社記者冀澤

      經歷13年的敘利亞內戰,古城布斯拉如深秋的花朵,正零落凋敝。

      臺上沒有舞者,臺下沒有看客。布斯拉古劇場中,只有微風拂過千年柱廊。

      “景區早已不復往日盛況。”布斯拉古城遺址管理部門負責人阿拉·薩拉赫嘆息。

      布斯拉古城由黑色玄武巖建成。2000多年前,納巴泰人在布斯拉建立北方行政中心,之后這里成為古羅馬帝國一個省會,聲名鵲起。

      行走在古城,只見建于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劇場與阿拉伯帝國時期的塔樓遙相呼應,拜占庭時期的教堂等遺跡無不訴說著布斯拉曾經的輝煌。

      作為歷史上的戰略要地以及沙漠商隊和信徒朝覲的重要中轉站,布斯拉古城被鐫刻上不同文明的印記,是敘利亞的文化瑰寶,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薩拉赫已參與古城保護工作25年。他向記者描述布斯拉在戰亂前的盛景:

      景區內各國游客絡繹不絕,文化藝術活動司空見慣,能容納1.5萬名觀眾的古劇場座無虛席,臺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爭相獻藝……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一切都變了。

      布斯拉古城在敘政府軍和反對派之間數次易手。2018年,敘政府軍再次收復古城并于一年后對外開放,但至今游客鮮至。

      “戰亂對古城造成嚴重破壞,一些歷史遺跡被炸毀,部分文物被盜。”薩拉赫告訴新華社記者:“現在景區內幾乎見不到游客。”

      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前往布斯拉的路上,記者經過不少由地方武裝人員控制的檢查站。雖然地方武裝已與敘政府達成和解,但針對政府軍和平民的襲擊仍不時發生。

      薩拉赫說,盡管目前布斯拉在政府軍控制下局勢比較穩定,但游客對周邊安全形勢的擔憂嚴重影響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這導致小鎮居民失去了重要的收入來源,文物工作者大量流失。

      而美西方制裁讓古城修復和保護工作更為艱難。“在美國制裁下,布斯拉古城遺址自內戰以來沒有收到任何國際援助,只能靠政府的有限撥款艱難維持。以往的國際考古交流活動全部停止,就連遺址修復需要的原材料也難以獲得。”薩拉赫說。

      更為嚴峻的是,因為戰亂,包括布斯拉古城在內的敘利亞6處世界遺產已于2013年全部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薩拉赫說,這意味著如果狀況得不到改善,這些遺跡可能從《世界遺產名錄》上被除名。“這不僅是敘利亞人的損失,也是人類文化的重大損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表示,保護文化遺址與恢復敘利亞的和平同等重要,“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和獨特性,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在保護一個民族”。

      “現在幾乎沒人關心古城的保護,也沒人知道我們面臨的困難。”薩拉赫嘆息道,當前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對周邊地區旅游業造成嚴重沖擊,也讓敘利亞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陷入更大困境。

      記者離開時,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偌大的古劇場中清理雜草。在古城門口,一位名叫賽義德·薩利赫的61歲老者在烈日下看守著紀念品的攤位。

      盡管無人問津,但日復一日,從清晨到日落,他們和古城仍在堅守、在等待……

    新華社大馬士革10月28日電 

    新聞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阿克| 南和县| 灵山县| 永川市| 黄梅县| 波密县| 镇安县| 中宁县| 平利县| 龙山县| 清丰县| 西乌珠穆沁旗| 策勒县| 茌平县| 道真| 鄂尔多斯市| 微博| 深泽县| 大冶市| 乌苏市| 军事| 无为县| 长治市| 长丰县| 关岭| 舒城县| 顺平县| 堆龙德庆县| 新宾| 靖州| 岗巴县| 宿迁市| 虞城县| 山阴县| 南靖县| 博兴县| 南通市| 城固县| 永州市|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