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2025年8月29日《焦作日報》A04版
太行軍區第八軍分區司令員黃新友。
1944年年底,日軍第一一七師團、偽興亞巡撫軍及獨立第十四旅等勢力相互勾結,在道清鐵路南北布下嚴密防線,妄圖切斷太行軍區與豫西軍區的聯系,遏制抗日根據地發展。
為打破封鎖,建立向黃河以南進軍的跳板,太行軍區部隊和平原分局黨校警衛團,在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于1945年1月發動了著名的道清戰役。
在敵眾我寡、裝備懸殊的情況下,太行軍區第七分區、第八分區首長經周密研討,制定“先打路南,后打路北,爭取寧郭,孤立焦作”的作戰策略。地方武裝與民兵組成多支小分隊,對敵人交通干線及主要城鎮、據點展開襲擾,攪得敵軍暈頭轉向,成功迷惑并牽制了敵人兵力。我軍主力則從修武以北的九里山出發,跨越道清鐵路,突襲地處修博武三縣結合部的寧郭鎮。為減少傷亡,我軍先派代表與敵方談判。在識破敵人借談判拖延待援的陰謀后,我軍立即發起攻擊,一團從東門北側架云梯登上寨墻,二團在團長陶國清指揮下攻入寨內,與敵人展開激烈巷戰。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成功殲滅寧郭日偽軍。
攻下寧郭后,太行軍區部隊南移沿沁河岸布防,尋殲偽軍張敬忠部,先后拔除武閣寨、小董、小高等據點,全殲守敵1000余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
1945年1月31日上午,武陟縣小高鎮鑼鼓喧天,太行八分區的老二團、決七團等部隊與群眾冒雪聯歡。然而,敵情突至,日軍駐焦作三九〇大隊大隊長尤角光帶一個中隊,糾集焦作、沁陽、清化的日偽軍,企圖合擊小高鎮,報復寧郭慘敗。
太行八分區司令員黃新友緊急部署,以小股部隊正面誘敵,決七團與地方武裝阻擊博愛之敵,沁河支隊在高村河堤設伏攔截沁陽之敵,老二團與警衛團專攻南犯日軍。部署完畢,喧鬧的小高鎮瞬間轉入戰時狀態,各部隊迅速奔赴作戰位置。
11時,雪過天晴,老二團參謀長鐵夫親率一個排首先與日軍接上了火,然后佯裝兵力不足,向樊莊方向撤退。日軍果然中計,尤角光率部殺氣騰騰撲向西尚莊、楊高村與樊莊。當日軍越過尚莊西邊河溝、踏上閘河橋時,我軍神槍手率先擊倒為首日軍。緊接著,道路兩側伏兵齊出,步槍、機槍、手榴彈輪番上陣,打得日軍鬼哭狼嚎。隨著沖鋒號響起,抗日軍民從東、西、北三面合圍,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日軍死傷慘重,不少人繳械投降。沁陽偽軍李端章部趕來解圍,被沁河支隊打得丟盔棄甲。
此戰,除尤角光趁夜只身逃往焦作外,我軍共斃敵60余人,擊傷60余人,生俘日軍11人,俘偽營長以下47人,創造了太行八分區首次殲滅日軍一個中隊的輝煌戰績,道清戰役第一階段就此結束。
樊莊戰斗后,太行軍區決定消滅偽軍龐炳勛部獨立十四旅,解放道清路北的修獲輝敵占區。2月19日,道清戰役第二階段開始。八分區司令員黃新友率部連克道清路北大陸村、焦莊、馬坊、五里源等偽軍十四旅據點,殲敵千余人。3月7日,再克東西板橋據點。
3月上旬,道清戰役進入第三階段。日軍糾集新鄉、安陽、清化、沁陽之敵,從東、西、北三面向駐小高一帶老二團和沁河支隊襲來。3月9日,老二團和沁河支隊在武陟城西南強渡沁河,跳出包圍圈,橫掃石荊、岳莊、小虹之張敬忠殘部;11日收復大司馬,后攻克西張計、張武村及王順一帶十余里的敵碉堡群,殲敵300余人。3月19日,八分區主力決七團向博愛縣城周圍發動攻勢,殲敵100余人。
至此,歷時70天的道清戰役結束,共殲滅日偽軍2500多人,收復國土80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萬,建立了4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密切了太行山區與冀魯豫平原區、黃河以南豫西解放區的聯系。
這次戰役,參加部隊之多、戰役時間之長、取得戰果之大,都是當時少有的,是八路軍由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的嘗試,是一次成功的運動戰。1945年4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通報,肯定了道清戰役的經驗。3月1日,《新華日報(太行版)》發表題為《慶祝道清線的輝煌勝利》的社論,稱此役是“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展史上值得慶祝的勝利”。
記者 劉旭
(本欄照片由中共焦作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提供)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2025年8月29日《焦作日報》A04版
太行軍區第八軍分區司令員黃新友。
1944年年底,日軍第一一七師團、偽興亞巡撫軍及獨立第十四旅等勢力相互勾結,在道清鐵路南北布下嚴密防線,妄圖切斷太行軍區與豫西軍區的聯系,遏制抗日根據地發展。
為打破封鎖,建立向黃河以南進軍的跳板,太行軍區部隊和平原分局黨校警衛團,在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于1945年1月發動了著名的道清戰役。
在敵眾我寡、裝備懸殊的情況下,太行軍區第七分區、第八分區首長經周密研討,制定“先打路南,后打路北,爭取寧郭,孤立焦作”的作戰策略。地方武裝與民兵組成多支小分隊,對敵人交通干線及主要城鎮、據點展開襲擾,攪得敵軍暈頭轉向,成功迷惑并牽制了敵人兵力。我軍主力則從修武以北的九里山出發,跨越道清鐵路,突襲地處修博武三縣結合部的寧郭鎮。為減少傷亡,我軍先派代表與敵方談判。在識破敵人借談判拖延待援的陰謀后,我軍立即發起攻擊,一團從東門北側架云梯登上寨墻,二團在團長陶國清指揮下攻入寨內,與敵人展開激烈巷戰。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成功殲滅寧郭日偽軍。
攻下寧郭后,太行軍區部隊南移沿沁河岸布防,尋殲偽軍張敬忠部,先后拔除武閣寨、小董、小高等據點,全殲守敵1000余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
1945年1月31日上午,武陟縣小高鎮鑼鼓喧天,太行八分區的老二團、決七團等部隊與群眾冒雪聯歡。然而,敵情突至,日軍駐焦作三九〇大隊大隊長尤角光帶一個中隊,糾集焦作、沁陽、清化的日偽軍,企圖合擊小高鎮,報復寧郭慘敗。
太行八分區司令員黃新友緊急部署,以小股部隊正面誘敵,決七團與地方武裝阻擊博愛之敵,沁河支隊在高村河堤設伏攔截沁陽之敵,老二團與警衛團專攻南犯日軍。部署完畢,喧鬧的小高鎮瞬間轉入戰時狀態,各部隊迅速奔赴作戰位置。
11時,雪過天晴,老二團參謀長鐵夫親率一個排首先與日軍接上了火,然后佯裝兵力不足,向樊莊方向撤退。日軍果然中計,尤角光率部殺氣騰騰撲向西尚莊、楊高村與樊莊。當日軍越過尚莊西邊河溝、踏上閘河橋時,我軍神槍手率先擊倒為首日軍。緊接著,道路兩側伏兵齊出,步槍、機槍、手榴彈輪番上陣,打得日軍鬼哭狼嚎。隨著沖鋒號響起,抗日軍民從東、西、北三面合圍,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日軍死傷慘重,不少人繳械投降。沁陽偽軍李端章部趕來解圍,被沁河支隊打得丟盔棄甲。
此戰,除尤角光趁夜只身逃往焦作外,我軍共斃敵60余人,擊傷60余人,生俘日軍11人,俘偽營長以下47人,創造了太行八分區首次殲滅日軍一個中隊的輝煌戰績,道清戰役第一階段就此結束。
樊莊戰斗后,太行軍區決定消滅偽軍龐炳勛部獨立十四旅,解放道清路北的修獲輝敵占區。2月19日,道清戰役第二階段開始。八分區司令員黃新友率部連克道清路北大陸村、焦莊、馬坊、五里源等偽軍十四旅據點,殲敵千余人。3月7日,再克東西板橋據點。
3月上旬,道清戰役進入第三階段。日軍糾集新鄉、安陽、清化、沁陽之敵,從東、西、北三面向駐小高一帶老二團和沁河支隊襲來。3月9日,老二團和沁河支隊在武陟城西南強渡沁河,跳出包圍圈,橫掃石荊、岳莊、小虹之張敬忠殘部;11日收復大司馬,后攻克西張計、張武村及王順一帶十余里的敵碉堡群,殲敵300余人。3月19日,八分區主力決七團向博愛縣城周圍發動攻勢,殲敵100余人。
至此,歷時70天的道清戰役結束,共殲滅日偽軍2500多人,收復國土80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萬,建立了4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密切了太行山區與冀魯豫平原區、黃河以南豫西解放區的聯系。
這次戰役,參加部隊之多、戰役時間之長、取得戰果之大,都是當時少有的,是八路軍由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的嘗試,是一次成功的運動戰。1945年4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通報,肯定了道清戰役的經驗。3月1日,《新華日報(太行版)》發表題為《慶祝道清線的輝煌勝利》的社論,稱此役是“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展史上值得慶祝的勝利”。
記者 劉旭
(本欄照片由中共焦作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提供)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