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2月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由此揭開了春天的序幕,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那么,立春后如何養生呢?市中醫院肝膽脾胃老年病科二區主任巍小兵提醒,春季是一年中養肝調肝的最好時機。中醫認為,肝屬木,而春天萬物生長、樹木枝條伸展,與肝氣的升發正好相對應,此時養肝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巍小兵介紹,肝主疏泄和藏血,負責維持全身氣機的疏通條達,以達到“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的目的。肝的疏泄功能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維持人體氣血運行、調節水液代謝和生殖功能,同時對保持精神方面的健康也有著很大的作用。
“從中醫五行來講,肝屬木、脾屬土,土得木而達,也就是說肝有維持脾胃氣機正常升降的作用。如果肝的氣機出了問題,無論是肝氣不舒,還是疏泄太過,都會直接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現肝與脾胃的不和。中醫認為,脾主升清、胃主降濁。當胃氣不降時,人會出現沒胃口、胃脘脹痛、打嗝反酸、嘔吐等癥狀。當脾氣不升時,則會出現腹脹、大便不成形等毛病。”巍小兵說,“同時,肝還有著調節人體三焦氣機,促進肺、脾、腎三臟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中醫將人體的循環代謝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焦是原氣和水液的通道,當肝的疏泄功能出現異常,三焦的氣機阻滯,會導致水液代謝異常,從而產生痰飲和水腫等病癥。水液停滯在肺會引起咳喘、胸悶、咯痰等癥狀,停滯在脾胃則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中醫在治療人體水液代謝異常所引起的病癥時,常會運用疏肝理氣的方法來調節。另外,中醫常講的情志,即正常的精神狀態依賴于肝氣的暢達。肝氣疏泄的異常分為疏泄不及和太過兩種,其中疏泄不及會引起肝郁氣滯,人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多愁善感;疏泄太過則引起肝火亢盛,導致人急躁易怒,出現面紅目赤、頭部漲痛的癥狀。”
那么,立春時節該如何養肝呢?巍小兵建議,春季養肝,需要做到四個調整。
調整作息時間。良好的作息習慣對于養肝至關重要。在立春時節,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晚上11時至次日3時是肝臟排毒和修復的關鍵時期,此時應處于深睡眠狀態,以利于肝臟的正常功能。此外,還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減少對眼睛的傷害。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眼睛的健康與肝臟密切相關。因此,保護眼睛也是養肝的重要一環。
調整飲食結構。飲食是養肝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立春時節,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過多攝入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還可以適量食用具有養肝作用的食物,如枸杞、菊花等。枸杞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菊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適合春季飲用。此外,還可以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調整運動方式。適當的運動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輕肝臟的負擔。在立春時節,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等輕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對肝臟造成損傷。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有助于緩解壓力,調節情緒,起到養肝的作用。
調整情緒。情緒波動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郁結。在立春時節,應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可以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來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有助于肝氣的條達舒暢。
最后,巍小兵推薦按摩腳上的三個肝經穴位:大敦、行間和太沖,幫助大家調節肝臟功能,促進肝臟健康。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的地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按摩或艾灸大敦穴,可以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皰,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散出去。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方向4厘米處,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記者 朱傳勝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2月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由此揭開了春天的序幕,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那么,立春后如何養生呢?市中醫院肝膽脾胃老年病科二區主任巍小兵提醒,春季是一年中養肝調肝的最好時機。中醫認為,肝屬木,而春天萬物生長、樹木枝條伸展,與肝氣的升發正好相對應,此時養肝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巍小兵介紹,肝主疏泄和藏血,負責維持全身氣機的疏通條達,以達到“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的目的。肝的疏泄功能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維持人體氣血運行、調節水液代謝和生殖功能,同時對保持精神方面的健康也有著很大的作用。
“從中醫五行來講,肝屬木、脾屬土,土得木而達,也就是說肝有維持脾胃氣機正常升降的作用。如果肝的氣機出了問題,無論是肝氣不舒,還是疏泄太過,都會直接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現肝與脾胃的不和。中醫認為,脾主升清、胃主降濁。當胃氣不降時,人會出現沒胃口、胃脘脹痛、打嗝反酸、嘔吐等癥狀。當脾氣不升時,則會出現腹脹、大便不成形等毛病。”巍小兵說,“同時,肝還有著調節人體三焦氣機,促進肺、脾、腎三臟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中醫將人體的循環代謝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焦是原氣和水液的通道,當肝的疏泄功能出現異常,三焦的氣機阻滯,會導致水液代謝異常,從而產生痰飲和水腫等病癥。水液停滯在肺會引起咳喘、胸悶、咯痰等癥狀,停滯在脾胃則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中醫在治療人體水液代謝異常所引起的病癥時,常會運用疏肝理氣的方法來調節。另外,中醫常講的情志,即正常的精神狀態依賴于肝氣的暢達。肝氣疏泄的異常分為疏泄不及和太過兩種,其中疏泄不及會引起肝郁氣滯,人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多愁善感;疏泄太過則引起肝火亢盛,導致人急躁易怒,出現面紅目赤、頭部漲痛的癥狀。”
那么,立春時節該如何養肝呢?巍小兵建議,春季養肝,需要做到四個調整。
調整作息時間。良好的作息習慣對于養肝至關重要。在立春時節,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晚上11時至次日3時是肝臟排毒和修復的關鍵時期,此時應處于深睡眠狀態,以利于肝臟的正常功能。此外,還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減少對眼睛的傷害。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眼睛的健康與肝臟密切相關。因此,保護眼睛也是養肝的重要一環。
調整飲食結構。飲食是養肝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立春時節,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過多攝入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還可以適量食用具有養肝作用的食物,如枸杞、菊花等。枸杞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菊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適合春季飲用。此外,還可以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調整運動方式。適當的運動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輕肝臟的負擔。在立春時節,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等輕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對肝臟造成損傷。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有助于緩解壓力,調節情緒,起到養肝的作用。
調整情緒。情緒波動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郁結。在立春時節,應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可以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來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有助于肝氣的條達舒暢。
最后,巍小兵推薦按摩腳上的三個肝經穴位:大敦、行間和太沖,幫助大家調節肝臟功能,促進肝臟健康。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的地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按摩或艾灸大敦穴,可以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皰,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散出去。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方向4厘米處,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記者 朱傳勝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